色或黑色墨或圆珠笔填|考号及姓名
哈三中2025年高三学年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号
王级
(
(装
:名
订线内答要题不
订线
内
答
要
题
不
O
……O……(
……O……
(
…线
本试卷共100分,共7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考古发现,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渔猎工具(如骨镞、鱼钩)和少量农业生产工具(如石铲、石刀),同时发现多处储存粮食的窖穴,但规模较小。据此推知,该地区当时
A.农业生产已占据主导地位B.渔猎采集仍是重要经济补充
C.手工业完全脱离农业生产D.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十分严重
2.西周晚期所铸青铜器毛公鼎的铭文接近500字,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是最长的,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以下对其铭文的表述正确的是
A.铭文开篇的“配我有周,膺受大命”强调了西周政权的合法性
B.铭文详载了周王对毛公的册命赏赐,反映出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
C.铭文采用小篆书体刻写,体现了西周晚期文字发展的成熟形态
D.铭文中多有描写祭祀礼仪的内容,表明神权政治仍是西周统治核心
3.据史书记载,西汉时,太后与皇帝分别居于长乐宫和未央宫,长乐宫可自置官属,“长乐卫尉”秩同“未央卫尉”;而东汉初年,“太后居南宫,官属省并,皆受制于天子”。这体现出东汉
A.利用儒家伦理规范秩序B.推行休养生息恢复经济
C.防范外戚集团干预朝政D.遏制豪强大族渗透后宫
高三四模历史第1页共7页
4.唐代设有上书拜官、献策拜官之制,允许士人通过进献治国方略直接获得官职,此举突破了常规选官程序。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科举制度存在缺陷B.政治环境相对开放
C.选官标准发生变化D.思想控制有所放松
5.明朝中期,地方官府针对《大明律》中“男女婚姻,各有其时,或有指腹、割衫襟为亲者,并行禁止”、“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等律条,将其释义标注在旁,又融入儒家道德观念编写劝诫歌谣。农闲时,官员或乡绅深入乡村集会,先宣读律条释义,再吟唱劝诫歌谣。由此可知明朝
A.法律体系高度完备B.开创了律例合编新体制
C.法律编纂关注民生D.重视律令与劝谕相结合
6.1898年7月,中国第一份女报《女学报》创刊。随后《女报》《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等陆续问世,宣传妇女解放、提倡女子教育。这些报刊问世后,或“远近争购、传播甚速”,或令“钗群警醒”,一时之间“读者云集,反响热烈”。这些报刊的创办
A.冲击了礼教束缚B.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C.提高了女性地位D.引发政治体制变革
7.1915年广东、广西发生水灾,香港、澳门举办筹款活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借此获得场内广告权,并将新烟“喜鹊”上市日期定于活动当天,派员工义卖、插广告旗帜,并通过新闻稿件宣传,将所筹款项捐赠灾民。此举体现了
A.慈善捐赠成为企业宣传唯一手段B.实业救国思潮初步兴起
C.民族工业借助有利时机谋求发展D.思想变迁带动企业发展
8.抗战期间,《骂汉奸》、《赶豺狼》、《一致团结打日本》等民谣在东北抗日联军中广为传唱,歌词如“死心塌地狗汉奸,一套黄皮身上穿”“亿万人民齐抗战,赶走日寇把身翻”等。这些民谣在当时有利于
A.获取国际社会对抗战的支持B.凝聚中国军民的抗战力量
C.揭露日本军队在华侵略暴行D.推动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9.1949—1956年,中国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平均为35%。1953年国防经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15%。针对这一情况,毛泽东指出:这个比重太大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使军费开支降低到财政支出的20%左右,把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