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A卷127
202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考前预测押题密卷地理A卷
①解题思路读图可知,秦岭站当天出现极昼,太阳24小时都在地平面以上,结合当地经纬度可知,秦岭站位于南极圈以南,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小时(0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太阳高度最大时(12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天空,所以图中的最低点为0时的太阳位置(正南方天空),日出后太阳从东方绕行升起,直至地方时12时到达正北方天空(如图1),故图中的太阳视运动方向为沿轨迹向左运动(如图2)。结合材料“每两个小时拍摄一次”可知,太阳在丙位置时,秦岭站的地方时为4时,在乙位置时地方时为8时,在甲位置时地方时为16时,在丁位置时地方时为20时。科考队员升旗时间为地方时8时,应位于图中乙位置。故B正确。
图1图2
参考答案B
②解题思路结合上题分析可知,0时太阳从正南方升起,图中丙位置对应的地方时为4时,此时太阳应位于该地东南方天空,所以照相机镜头应朝向东南方向。故C正确。
参考答案C
3解题思路当天为元旦,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太阳光线只能投射在日晷的背面,晷针的影子应呈逆时针方向转动,A错误;太阳直射点在不同纬度间移动的平均速度大约为每4天移动1°,根据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5°S,可计算出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21.5°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算出南京该校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H=90°-(32°+21.5°)=36.5°,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故直立物体的影子长度比物体长,B错误;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非极昼区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方位均比前一天偏北,C正确;南京位于亚热带季风气侯区,当地树种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叶四季常绿,D错误。参考答案C
4解题思路根据图中的经度及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是南极大陆周边的大洋环流,当地盛行极地东风(风向为东南风),在东南风的吹拂下形成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图中甲洋流自东北流向西南,C正确,A、B、D错误。
参考答案C
5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洋流为西风漂流,为寒流,A、C错误;因西风强盛且南半球海域开阔,狂风巨浪多发,B错误,D正确。
参考答案D
6解题思路当陆地径流水位低于海水水位时(河流处于枯水期),容易出现海水入侵现象,海水盐度高,使得河口附近水体盐度升高,从而形成咸潮。全球变暖是较大时间尺度的变化,一年内气候不会有很大改变,A错误;根据图示可知,8月底至10月上旬徐六泾观测站径流量呈下降趋势,可能是因为长江流域该时段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少,长江下游提前进入枯水期(河流水位低于海水水位),从而引起海水入侵,形成咸潮,B正确;农历每月初二、初三及十七、十八前后都会出现天文大潮,所以潮差不同年份变化小,C错误;如果陆地径
128命题人答案详解详析
流量较大则河流水位较高,即使东南季风较强,受陆地径流的顶托作用,海水也难以入侵,且正常年份咸潮出现的时间是11月至次年4月,此时为东南季风较弱的季节,因此东南季风强不是咸潮发生的主要原因,D错误。
参考答案B
7解题思路该区域空间尺度较小,为同一种气候类型,因此崇明岛南、北两侧的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异较小,A、C错误;如果仅看河道宽度,六激处河道更宽,海水更容易入侵,六激处水体盐度应该较灵甸港更大,但实际观测结果是六激处水体盐度更小,B错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流至崇明洲头时,右偏至南侧河道的水量更大,对岛屿南侧入侵的海水顶托作用更大,海水不易侵入,导致水体盐度较小,D正确。
参考答案D
8解题思路图示区域空间尺度较小,是地形、坡度等因素引起的水分、光照等要素分布不均而形成的地方性分异规律,C正确;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都是在大尺度空间上形成的自然带分异规律,A、B、D错误。
参考答案C
9解题思路图示区域空间尺度较小,谷底与坡顶的高差较小,降水和热量条件无明显差异,A、B错误;谷底受周围山峰的遮挡,故光照条件比坡顶差,C错误;坡顶坡度较大,雨水易流失,谷底地势低平,雨水易汇集,谷底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坡顶,导致植被空间分布出现差异,D正确。
参考答案D
10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地貌为丹霞地貌,若当地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在长期流水侵蚀作用、风化作用和重力崩塌作用下,该地峰林高差将逐渐减小,坡度逐渐变缓,最终地表趋于平坦,坡顶和谷底土壤水分条件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