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无人机操控技术 教案 2.3 无人机的安全应急措施.docx
文件大小:31.5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2.53千字
文档摘要

PAGE\*Arabic1/NUMPAGES\*Arabic4

PAGE\*Arabic4/NUMPAGES\*Arabic4

《无人机的安全应急措施》教学设计

课题

2.3无人机的安全应急措施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无人机安全风险的特点和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能力目标:掌握无人机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素养目标:通过学习无人机的安全应急措施,提高学生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重点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难点

无人机的安全应急措施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情境

导入

多旋翼无人机被广泛用于航拍摄影、勘测观察等领域作业,对于飞手掌握避免“炸机”的知识和技能是用好无人机的前提。本节课我们将分析无人机安全风险的特点和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安全应急措施,帮助飞手提高技能。

二、课堂实施(70分钟)

新知

学习

【新知学习一】无人机安全风险的特点

无人机飞行安全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质量及技术风险、环境风险、人力风险等。

高危害性: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如果对潜在的平安风险处置不当,极容易发生失控、坠机等事件。无人机一旦发生链路中断或者定位系统信号丧失等情况,就会进入盲飞状态,地面将无法有效控制无人机的飞行。

不可控性:无人机的风险可控难度较大。绝大多数无人机系统所采用的飞行控制器控制回路结构简单,对于视距外的故障、地面人员等现象无法根据无人机当时所处的具体状态进行妥善处理。

预测难度大:无人机飞行风险不单单存在于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更多的集中于飞控系统。风险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预测风险的难度较大。

【新知学习二】影响无人机飞行安全的因素

设备质量:目前多数无人机在设计中更强调对成本、重量、功能和性能等因素的重视,致使元器件、原材料的选用以及冗余技术的应用等可靠性要素受到了限制,造成无人机可靠性较低的现状。最常见的设备故障有电机堵转、信号丢失、图传丢失和突然断电等。

气象环境:气象环境影响安全飞行主要包括风、温度、湿度、能见度等。

地理环境:遥为了无人机飞行安全,在制定飞行计划时一定要考虑地理环境因素,防止因为无人机进入禁飞区、飞行高度超限、空中遇到障碍物等原因造成损害。

飞手操作:作为无人机的操作员,飞手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控能力,还要紧绷安全这根弦,避免出现对头起飞、疲劳驾驶、误判距离、远距起降等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操作。

【新知学习三】无人机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1)防范措施

实时监测无人机的运行状态是应急响应和处置的基础

合理设置飞行限制区域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建立完善的无人机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是保障安全的重要一环

持续的培训和技术更新是保证无人机安全的长效措施

应急措施

分类

风险因素

应急措施

设备质量

电机堵转

启动旋翼马达后,先听听是否有杂声,确认无误才升空;起飞后,亦应悬停一阵子,看看飞行状态是否出现异常的倾侧。如发现无人机有问题,应立即减速,并缓缓降落。

信号丢失

如果飞行时失去信号,要先留意无人机操作是否正常,然后往上爬升,以排除受山丘、楼宇阻隔或高架电塔干扰等情况;同时飞到较高位置亦要能重新连上信号。当重新接收信号后,宜以手动方式操作返航。

图传丢失

图传画面中断前会出现图传讯号不稳的征兆,此时可留意附近是否有大型干扰物;如有的话,可趁着图传还未中断前飞高一点,以避过干扰,应可让图传画面恢复正常。若图传画面始终无法恢复过来,宜尽快启动自动返航功能,以策万全。

突然断电

一旦无人机完全断电,留意机体下坠位置,尽量确保地面人士的安全;如能取回无人机的控制权,紧记不要过度提速回航,以免影响电压,反而应尽快降落,确保安全。

气象环境

风向

如风向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飞行状态,做好预判,确保安全返回。

乱流

时刻观察无人机在空中的飞行状态;不要靠近山谷、建筑群等易产生乱流的区域

温度

户外飞行要做好保温工作,电池使用之前注意预热。在温差变化较大环境下作业时,要做好预防,避免出现结雾和凝水现象。

湿度

保持室内干燥,潮湿环境会减少无人机飞行时长

能见度

能见度低的环境下,尽量避免飞行,如必须飞行,要提高警惕,一旦超视距飞行,要第一时间飞回视距内,确保飞行安全

地理环境

禁飞区

在飞行前进行飞行区域报备,能够清晰地知晓禁飞区、限飞区,从而规避很多问题

障碍物

必须提前做好观察。否则,无人机在飞行中撞上障碍物必然会导致摔机。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无人机有摔机情况,必须迅速关闭动力输出。

飞手操作

对头起飞

按照标准操作规范对尾起飞,每次起飞前都应该观察无人机的方向位置。

疲劳驾驶

飞手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并且注意在中午非作业时间及时进行午休,切不可不顾身体状态强行疲劳驾驶。

误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