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二卷作文点评+审题解读
【真题放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点评
1.情境意象,富有意蕴
以“梦”为主题诗歌材料为考生提供多元解读空间,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如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作文中展现出积极健康的思想和情感。
2.贴近生活,激发共鸣?
命题注重个人体验,用生活化场景唤醒情感表达,既降低审题门槛,又考验真实感悟的提炼能力。作文质量取决于考生思维的深度,材料中提到的“梦”,可以很容易调动起考生的思考和情感,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
总之,题目贴近学生生活与认知水平,既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也注重对学生价值观、思维能力的挖掘,展现了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良好的示范作用,能有效选拔兼具思维深度与表达能力的优秀人才。
针对2025年全国二卷作文题,以下从梦境的多元维度、实现路径、社会价值等角度,提供10种立意思路及写作方向,兼顾思辨性与素材拓展,适合高中生考场发挥:
一、梦境的三重维度:个体、文明与宇宙
核心思路:
从个人梦境的私密性(如“闲潭梦落花”的诗意),延伸到文明传承中的集体梦境(如“铁马冰河”的家国情怀),最终升华至人类对宇宙的永恒幻想(如航天梦)。
素材链接: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之梦→个体情感的诗意表达
?敦煌飞天壁画→集体对超越现实的向往
?马斯克的火星移民梦→科技时代的宇宙级梦想
论证逻辑:个人梦→文明梦→人类共同梦想,体现梦的层级跃迁。
二、造梦方法论:记录、传递与践行的闭环
核心思路:
将“讲述梦→记录梦→实现梦”拆解为完整链条,强调三者缺一不可。如文字记录(《红楼梦》太虚幻境)是梦的保鲜,讲述(口耳相传的神话)是梦的裂变,行动(徐霞客丈量山河)是梦的落地。
素材链接:
?《天工开物》中的技术设想→记录梦的科学价值
?张桂梅讲述“女孩读书梦”→传递梦的社会力量
?敦煌莫高窟的营建过程→集体践行宗教梦境的实例
金句点睛:“梦若只在枕席间,终是无根之絮;若刻进文字、说与他人、落于行动,便成燎原星火。”
三、梦境赠予:跨越时空的精神量子纠缠
核心思路:
借用“量子纠缠”概念,论证梦想的传递本质是能量共振。如苏轼的“千里共婵娟”之梦,在当代航天人身上实现;梵高的星空梦境,启发后世科学家研究星轨。
素材链接:
?屈原《天问》→火星探测器“天问”的命名渊源
?科幻小说《三体》→刘慈欣的梦境转化为全球读者的宇宙想象
?北宋活字印刷术设想(记录于梦溪笔谈)→近代印刷革命的先声
思辨点:赠予不是单向输出,而是梦者与受赠者的双向赋能(如支教老师与乡村孩子的梦想对流)。
四、虚实之辩:梦境如何照进现实
核心思路:
反驳“梦是虚幻”的偏见,论证梦是现实的预演。如《庄子》梦蝶的哲学思辨,最终催生现象学思考;万户飞天的梦境,在航天时代成为现实。
素材链接:
?凯库勒梦见蛇咬尾→发现苯环结构
?陶渊明桃花源→千年后乡村振兴的生态化实践
?马斯克“Neuralink”→将“脑机接口”梦境转化为科技攻关
分论点:
1.梦是现实的平行实验场(潜意识突破理性桎梏)
2.梦的价值在于“翻译能力”(如艺术家用画笔让梦境显形)
3.警惕“空想病”:真正的梦必以行动为分母
五、文明的梦工厂:从神话到科技的梦想生产线
核心思路:
梳理人类文明中“梦-想象-实践”的进化链:从《山海经》的奇珍异兽(神话梦),到工业革命的机械幻想(科技梦),再到元宇宙的数字梦境(未来梦),论证梦想是文明的原代码。
素材链接:
?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盗火→人类对能源的永恒追求
?达芬奇手稿中的飞行器→500年后成为波音飞机的原型
?敦煌壁画“反弹琵琶”→启发舞蹈家创作《敦煌飞天》舞剧
金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造梦工厂,而我们既是梦境的继承者,更是下一个时代的筑梦师。”
六、青春梦的化学反应:个体燃烧与群体共振
核心思路:
聚焦青年群体,论证个体梦想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如五四运动青年的“民主科学梦”,转化为当代“科创兴国”的实践;Z世代用短视频传递“传统文化复兴梦”。
素材链接:
?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1岁→把“星辰大海梦”熔进卫星轨道
?谷爱凌冬奥夺金→将个人滑雪梦与“三亿人上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