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文件大小:854.89 K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导入新课;诗词三首;1.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李白;1.诗句含义,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汉乐府,是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预习检测—朗读诗歌;预习检测—朗读诗歌;预习检测—朗读诗歌;预习检测—朗读诗歌;预习检测—朗读诗歌;1.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辞?;2.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是怎样做的?心情如何?从哪些动词可以看出?;3.诗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什么写法?;4.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5.这首《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堂小结;随堂检测;随堂检测;随堂检测;随堂检测;随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