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全国二卷作文真题“梦”与“赠予”审题立意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则材料围绕“梦”?展开,既点明梦承载情感与期望,又以?“将梦赠予他人”?为想象点,打破个体梦境局限,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下面从审题、立意、拟题三方面深入分析:
审题:
材料前半部分通过诗句列举,点明梦能呈现个人感受与期冀,暗示梦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精神指向,是个人内心世界的投射。后半句“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是关键,它打破了梦仅属于个人的常规认知,引导我们思考梦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共享的可能性与意义,赋予梦更广阔的社会属性。这要求我们在写作时,既要关注梦的个体特质,也要深入探讨梦赠予他人后产生的影响与价值,思考梦在人际互动和社会层面的作用。
立意:
可从个体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探讨梦的传递如何温暖他人、给予力量;也可思考梦在赠予过程中,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共鸣,凝聚集体力量;还能以“梦的赠予”?为切入点,讨论如何通过分享美好愿景,推动社会进步,构建更美好的世界;或者从哲学层面思考,梦的赠予象征着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体现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拟题:
紧扣“梦”?与?“赠予”?的核心,用诗意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拟题。如
《以梦为光,照亮他人征途》
《赠梦予你,共赴星河》
《梦的传递,心的共鸣》
《让梦流转,温暖人间》
《当梦境成为馈赠》?
《以梦为礼,予人星光》
《赠梦:心与心的桥梁》
《梦的传递,力量的生长》
《让梦在分享中绽放》
《赠予一个梦,收获一片春》
【范文展示】
心灯照梦,星火传光
梦是心灵的镜像,折射着时代的星光。从抗疫前线的逆行者到探索宇宙的航天人,从深山里的求学少年到创新浪潮中的追光者,每个梦想都如同一束微光,当它们跨越个体的边界,便能汇聚成照亮时代的星河。若将梦赠予他人,便是以心为桥,让希望在共鸣中生长。
心灯照梦,是困境中的温暖传递。?疫情肆虐时,无数平凡人用坚守编织成守护的网。江苏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白衣执甲,社区志愿者日夜值守,快递小哥穿梭街头传递物资。正如“梦之蓝M6+”发起的抗疫主题视频征集活动,那些记录着凡人微光的镜头,让恐惧在共情中消散,让信心在传递中凝聚。当我们将对平安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化作温暖的故事赠予他人,便是用梦想的力量筑起抗疫的防线。这种馈赠,让个体的焦虑溶解于集体的守望,让孤独的星光汇聚成璀璨的银河。心灯照梦,温暖传递,困境中的坚守因分享而更有力量。
星火传光,是对星辰大海的共同奔赴。?航天事业的每一次突破,都承载着无数人的仰望与期待。“天问一号”飞向火星时,“梦之蓝M6+”邀请消费者现场见证发射,发起“百万航天合伙人”活动,让普通人通过扫码捐赠参与航天梦想。当小学生用压岁钱支持探月工程,当年轻人在“火星着陆点征名”中写下“祝融”这样的浪漫想象,梦想便不再是少数人的征程,而是全民参与的盛事。这种馈赠,让航天精神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生活,让每个抬头仰望星空的人都成为梦想的共建者,在共享与共鸣中拓展着人类探索的边界。星火传光,全民共赴,对宇宙的向往因共鸣而更具张力。
心灯照梦,是用希望点亮未来的火种。?在四川西昌的山区小学,五年级学生吉克公果收到装有航天模型的梦想礼包时,眼中闪烁的光芒,是梦想发芽的瞬间。“梦之蓝公益助学行动”将图书、文具和对外面世界的想象,送到云南、青海、陕西等地的孩子们手中,让知识的火种在大山深处燃烧。正如收到“公益班”成绩单的志愿者所说,那些从怯懦变得自信的孩子,那些数学成绩提升的少年,正在用进步回应着梦想的馈赠。这种馈赠,是用一代人的温度去温暖另一代人的未来,让每个生命都有机会在梦想的滋养中绽放光彩。心灯照梦,火种传承,未来的期许因馈赠而更显明亮。
站在时代的渡口,我们既是梦想的追光者,也是梦想的馈赠者。当我们将个人的梦想融入时代的浪潮,用行动将希望传递给他人,便能在“赠人玫瑰”的芬芳中,看见更辽阔的天地。愿你我都能成为梦想的信使,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因分享而璀璨,让每个灵魂都因共鸣而丰盈,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梦想交响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