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作文写作:诗骨铸魂:李白与杜甫的精神馈赠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学者莫砺锋指出,阅读古典诗歌的终极目标就是读人,阅读古代大诗人、大词人,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脉搏,就能获得人格上的熏陶。
???请你结合阅读古典诗歌的体验,选择其中一两位诗人或词人,写一篇文章谈谈你从中获得的熏陶。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一)材料解读
???材料的核心是著名学者莫砺锋关于阅读古典诗歌的观点。他强调阅读古典诗歌的终极目标是读人,即通过阅读古代诗人、词人的作品,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脉搏,从而获得人格上的熏陶。这表明古典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诗人、词人情感、思想、人格的载体。材料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选择一两位诗人或词人,写出从中获得的熏陶。
(二)限制性
???1.?内容限制:必须围绕古典诗歌展开,重点是通过阅读古典诗歌来谈从诗人或词人身上获得的熏陶。不能脱离古典诗歌这一核心话题,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诗歌艺术层面的赏析,而要深入到诗人或词人的人格、精神层面。
???2.?对象限制:只能选择一两位诗人或词人,不能泛泛而谈众多诗人或词人。这就要求考生对所选诗人或词人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感悟。
???3.?体验限制:要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写。这意味着文章不能是空洞的理论阐述,而是要融入考生自身对古典诗歌的真切感受,体现出个体的阅读经历和思考。
???4.?文体限制:明确文体,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或散文等,但要符合所选文体的特征。
(三)开放性
1.?诗人或词人选择的开放性:可以选择中国古代众多诗人或词人中的任意一两位,如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2.?熏陶内容的开放性:从诗人或词人身上获得的熏陶可以是多方面的,如爱国情怀、乐观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豁达态度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来确定具体的熏陶内容。
【立意】
(一)从苏轼身上获得的豁达与坚韧
???角度: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的诗歌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展现出他在逆境中泰然处之的精神风貌。从苏轼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在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困难时,要以豁达的心态去接受,以坚韧的毅力去克服。
???立意:在苏轼的诗歌中感悟豁达与坚韧,让这种精神成为我们面对人生风雨时的庇护所。
(二)从杜甫身上获得的忧国忧民情怀
???角度: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他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阅读杜甫的诗歌,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立意:从杜甫的诗歌中汲取忧国忧民的力量,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三)从李白身上获得的浪漫与自信
???角度:李白的诗歌以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而著称。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出极强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李白的浪漫情怀和自信精神能够激励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敢地展现自我。
???立意:在李白的诗歌中领略浪漫与自信的魅力,让这种魅力成为我们追求梦想的动力源泉。
(四)从李清照身上获得的坚韧与才情
???角度:李清照一生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才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她的词作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展现出少女时期的活泼可爱,而《声声慢?寻寻觅觅》则表达了她在国破家亡后的凄苦与坚韧。从李清照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立意:从李清照的词作中感受坚韧与才情,让这种品质成为我们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的力量。
(五)从陶渊明身上获得的淡泊与宁静
???角度:陶渊明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充满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阅读陶渊明的诗歌,能让我们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心灵家园。
???立意:在陶渊明的诗歌中体会淡泊与宁静,追求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让心灵在自然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例文】
诗骨铸魂:李白与杜甫的精神馈赠??
?翻开泛黄的诗卷,穿越千年的时空,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古典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一个个鲜活灵魂的映照。在众多古代诗人中,李白的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