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主题作文素材摘抄高中
名家笔下的表情描写
1.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神变化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赏析:通过对祥林嫂眼神从“顺着眼”到“眼睛窈陷下去”,再到“眼珠间或一轮”的变化描写,深刻地展现了她在封建礼教迫害下,从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逐渐走向精神崩溃、沦为乞丐的悲惨命运。眼神这一表情细节成为揭示主题、刻画人物内心的有力武器。
2.列夫·托尔斯泰《复活》中玛丝洛娃的神情
-她一下子认出他来,她那动人的、斜睨的眼睛又像从前那样,忽然间把视线转到法庭的天花板上,她的脸变得严肃,甚至充满恼恨。不过她的脸色起了急剧的变化。她的乌黑发亮的鬈发也像从前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她那张苍白的脸依旧很美,只是嘴唇比方才肿了些。她仍旧是那么迷人,只比十年前丰满些,更富于女性美了。
-赏析:玛丝洛娃认出聂赫留朵夫时,眼睛看向天花板、脸色严肃且充满恼恨的神情,生动地表现出她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痛苦经历的回忆和怨愤,又有面对曾经伤害自己的人的复杂态度。这种神情描写将人物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对人的深刻影响。
现实生活中的表情瞬间
1.领奖台上的笑容
在学校运动会的领奖台上,冠军得主小明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嘴角高高扬起,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那笑容里,有成功的喜悦,有长期努力得到回报的欣慰,也有对支持自己的老师、同学的感激。他的笑容仿佛一道明亮的光,照亮了整个领奖台,感染着台下每一个人,让大家都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和青春的活力。
2.考场上的紧张神情
高考考场上,小李拿到试卷的那一刻,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他的嘴唇不自觉地抿紧,额头上渐渐冒出细密的汗珠。他快速浏览着试卷,眼神在题目间急切地穿梭,双手紧紧地握着笔,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那紧张的表情,反映出他对这场考试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这是无数考生在重要考试时共有的表情,它承载着梦想、压力和对未来的期待。
3.医院病房里的欣慰表情
病房中,一位母亲在照顾生病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当孩子第一次露出活泼的笑容,主动和母亲说话时,母亲原本疲惫的脸上绽放出了欣慰的表情。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那是喜悦的泪花,嘴角微微颤抖,带着无尽的温柔与欣慰。她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这一刻,她的表情传递出了母爱的深沉和对孩子康复的无比喜悦。
关于表情的哲理与感悟语句
1.表情是心灵的镜子,它反射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一个微笑可能隐藏着无数的快乐瞬间,而一个皱眉也许倾诉着生活的艰辛与困惑。——佚名
2.表情如同语言,却比语言更具力量。有时候,一个眼神的交汇,便能传达出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情感,它跨越了时空的限制,直击人心。——佚名
3.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戴着各种表情的面具,欢笑或许掩盖着悲伤,冷漠背后可能藏着炽热的渴望。学会读懂自己和他人的表情,才能真正理解人性的复杂与美好。——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