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目录
CONTENTS
01
05
04
03
02
仪器和试剂
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
数据处理
实验步骤
07
06
思考题
注意问题
1.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3.仪器和试剂
63%
85%
42%
21%
仪器和试剂
0.1mol/LNa2S2O3标准溶液、10%KI溶液
2mol/LH2SO4溶液、0.5%淀粉溶液、次氯酸钠溶液。
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洗瓶等。
4.实验步骤
63%
85%
42%
21%
实验步骤
1.精密吸取液体次氯酸钠适量,使其相当于有效氯约0.6g,置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对固体次氯酸钠,精密称取适量使其相当于有效氯约0.6g,置烧杯中以蒸馏水溶解,转入100ml容量瓶中。称量杯及烧杯需用蒸馏水洗3次,洗液全部转入容量瓶。
63%
85%
42%
21%
实验步骤
2.向碘量瓶中加10mL10%KI溶液、20mL硫酸溶液、10ml混匀的次氯酸稀释液,盖上盖并振摇混匀后瓶口加少许蒸馏水密封,于暗处放置5分钟,打开瓶塞,用蒸馏水冲洗磨口塞和瓶颈内壁,加25mL蒸馏水稀释,用0.1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至淡黄色时加入5mL0.5%淀粉溶液,继续滴定到蓝色消失为终点。记录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平行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计算有效氯的含量。
5.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序号
1
2
3
VNaClO(mL)
V(Na2S2O3)终读数
V(Na2S2O3)初读数
用去Na2S2O3体积/mL
ρCl(g·L-1)
ρCl平均值(g·L-1)
绝对极差
相对极差
数据处理
式中V—滴定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V(NaClO)—被滴定试样液体积,ml
c(Na2S2O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6.注意问题
注意问题
1、用Na2S2O3滴定生成的I2时应保持溶液呈中性或弱酸性。所以常在滴定前用蒸馏水稀释,降低酸度。通过稀释,还可以减少Cr3+绿色对终点的影响。
2、滴定终点后,经过5~10min,溶液又会出现蓝色,这是由于空气氧化I-所引起的,属正常现象。如滴定到终点后,很快又转变为I2淀粉的蓝色,则可能是由于酸度不足或放置时间不够使K2Cr2O7与KI的反应未安全,此时应放弃去重做。
7.思考题
思考题
1、在测定次氯酸钠中的有效氯时,能否先吸取样品,后加入KI溶液和盐酸?为什么?
2、“有效氯”是指什么??
谢谢
THANKYOUFOR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