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隋唐至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文件大小:1.39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1.33千字
文档摘要

;;2.《旧唐书·回纥传》记载:自太宗平突厥,破延陀,而回纥兴焉。太宗幸灵武以降

之,置州府以安之,以名爵玉帛以恩之。其义何哉?盖以狄不可尽,而以威恩羁縻

之。这一措施体现了(B);3.“唐朝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朝代,当时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

俗的影响。”下列诗句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B);4.下图是我国两宋时期大事年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C);5.某同学在学习蒙古族先后灭亡其他政权的历史时画了如图的简易图,方框内的事

件应是(D);6.家国情怀七年级某班学生在进行“中华英雄谱”的项目学习中整理了如下笔记。

该班学生从学习中能感悟的是(D);7.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命郑和等人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等十

余国使者归国;返回时随郑和船队来访的有阿丹国、祖法尔、木骨都束等国使者。

这些史事表明郑和下西洋(B);8.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友好往来,也有暴力冲突。如图人物为

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交流方式有别于他人的是(D);9.绘制知识结构图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某学生构建了清廷政府对某一地区管辖的知识结构图。其中知识结构图

“?”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D);10.阶段特征李华同学在复习明清时期的内容时,绘制了下面内容结构示意图,你认

为①处填写最恰当的是(C);11.【对外交往】

材料一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中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和“把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一例。

“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玄奘西行。“把唐文化传播四方”:鉴真东渡。;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从宋代到元代对外交往的变化。

变化:宋代是以海路为主,元代海陆并举,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盛时期。(言之有理即可);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来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专制者对于世界的形式一无所知。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至明清时期发生了什么逆转?从这种巨大的逆转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逆转:从主动、积极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启示:开放则繁荣,闭关导致落后;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成果。(言之有理即可);12.【民族关系】;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和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论点: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制度化、法制化,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论述: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办事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定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制化的程度,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