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5学年度春学期第一次联考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B
C
B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A
A
D
D
17.(1)原因:美洲粮食作物玉米产量高;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国;人口迅速增长,人地矛盾突出;玉米的土壤和气候适应性强;政府的重视和推广。(2分1点,任意3点)
(2)影响:缓解了粮食压力;改变了人民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耕地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2分1点,任意4点)
18.(1)表现:农产品(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高;货币使用量大及纸币的出现;城市商业繁荣,数量激增(城市化水平较高)。(2分1点,任意3点)
(2)特点:运用广泛,形式多样;以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包含契约自由的思想;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调整。(2分1点,任意3点)
19.(1)背景: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战后恢复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分1点,任答2点)
(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逐步升高。(1分)
原因:抵御外国经济侵略、保护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中国部分实现了关税自主。(2分1点,任答2点)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降低。(1分)
原因:经过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出于扩大对外开放,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2分一点,任答2点)
20.示例:论题: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或者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2分)
阐述: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生产力的大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它们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蒸汽机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命,火车、轮船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2分1点,任意3点,其他论据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但是,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任意1点2分,其他论据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由此可见,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推动了英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2分)
1.A
【难度】0.65
【知识点】原始农耕的出现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兴隆洼遗址距今约8200—7400年,很多房址放置了“石铲、石斧、石锛、石磨盘、石磨棒和圆饼形石器等生产工具”,还有制作精细的刮刀,这些都说明该地区出现了定居和专业化农具,说明该地区已由食物采集转向生产,A项正确;手工业是否独立生产、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B项;“精耕细作”农业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粮食种植达到了较大规模”不符合该时期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2.C
【难度】0.65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题干描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进行的商贸活动的一环。西班牙人用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白银使用量的增加,进而推动了中国的赋税征收中征收白银的改革,C项正确;商业革命发生在欧洲,并非亚洲和美洲,排除A项;中国的经济结构在明清时期没有根本改变,仍然是自然经济占主导,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
3.C
【难度】0.94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美洲。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欧亚作物也传到美洲”及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亚大陆的农作物小麦和水稻对美洲社会产生的影响较大,改变了美洲的粮食结构,C项正确;茶叶产自中国,并不是影响较大的欧亚作物,排除A项;大麦并不是影响较大的欧亚作物,排除B项;辣椒属于美洲原产作物,排除D项。故选C项。
4.D
【难度】0.65
【知识点】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详解】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