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考研版).docx
文件大小:20.61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5.45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考研版)

中国考古学通论名目学:

张昌卓主编的《文物与考古学根底学问》(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值恒的《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考古学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考古学百科全书博物馆卷》(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的考古觉察与争论》(文物出版社1984)苏著

《中华文明起源探究》(三联书店)

199苏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觉察》(文物出版社)和主编

《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觉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构造

199第一章:考古学与文物根底理论,其次章:石器时代考古学第三章:夏、商、周考古学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学

第五章: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学第六章:文物与考古学专题第一章考古学与文物根底理论第一节考古学与文物的根本含义1、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1、“考古学的起源”名称:

(1)《后汉书》说马融“传古”,贾逵“古学”,桓谭“精古”,刑铮“精古”。这里所谓的“古代争论”特指古代经典的争论(2)《考古》:北宋中期(11世纪),陆大林编著了《考古地图》,将“考”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首次消灭。然而,它的争论是“金石学”,其争论对象仅限于古代的“吉利金”(青铜)和石雕,并不等同于考古学。

在系统化之前不能成为考古学的一局部。因此,中国古代的“考古学”

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大不一样。

科学考古学:科学中的“考古学”一词,即我国将要争论的考古学的主题,是从欧洲语言翻译过来的考古学是一门崭的科学,只是在近代才形成。它起源于欧洲,并传播到世界全部国家。具体来说,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它只在中国的XXXX开头。它包括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学科亲热相关。2.考古学的定义:

中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考古学百科全书》中表述了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一门以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品为根底争论古代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

我们认为夏奈先生的说法是准确的考古学属于人文学科,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它的任务是依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品来争论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实物材料包括各种遗物和遗物,大多埋在地下。只有经过科学的调查和挖掘,它们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提醒和收集。因此,考古争论的根底在于野外调查和开掘工作。二。考古争论的对象和范围:(1)考古争论的对象:

1。考古争论的对象是物质材料(遗迹、文物)和物质遗迹这是考古学和历史学在狭义上的最大区分。从狭义上讲,历史学主要依靠文献记载来争论人类历史,而考古学主要争论实物。考古学和

199历史是历史科学(广义历史)的两个主要组成局部。它们就像一辆汽车的两个轮子和一只鸟的两翼,不行无视。2.考古争论实物的特点:199考古争论实物应当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并由人

类有意识地加工处理假设它是一个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体,它肯定与人类活动有关或能反映人类活动。例如,石头,脊椎动物古生物学

文物学问:

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留下的物品可以称为文物,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物”,翻译成英语为“文物”

1,文物的定义:文物是指人类制造的或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一切有形物质遗存2.国家保护文物的条件:

199(1)受保护的文物必需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至于个别文物,它们可能不会同时有三种价值,但它们必需有一种价值。历史价值:有助于争论和理解历史。如西周时期的青铜记载了商贾在的时间(“吴主商贾之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毛主席在延安窑洞的故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北人民的困难卓绝的岁月。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页。例如,西周时期李贵的艺术价值是指其高艺术质量例如,甘肃武威泰勒东汉墓中的青铜雕塑“马踏燕子”,天马行空,富有想象力,成为中华民族宏大精神的象征。中国古代精巧的陶瓷和青铜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指肯定的科学性质例如,在商朝早期郑州的商朝遗址中觉察的原始瓷件推动了从东汉到商朝的中国瓷器生产历史。1986年,在甘肃天水郊区芳马潭的一座古墓中觉察了一张古纸,该古墓位于

年的甘肃境内,当时是川端康成时期。地图被画在纸上。这是最早的纸的例子。它订正了“后汉书”关于造纸术起源于东汉宦官蔡伦的错误生疏,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推至XXXX年间。全部这些都有

科学价值。文物价值是打算文物等级或是否属于文物的一个重要方面。(2)受保护文物必需具有代表性

中国幅员宽广,历史悠久,所以有很多文物古迹。然而,中国的财力有限,我们只能依据自己的国力从众多文物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物进展保护。例如,在石器时代就有几十处仰韶文化遗址被开掘出来,但是国家优先保护它们。只有半坡和大河村在遗址上建了博物馆。大多数遗址在考古活动后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