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宋代寺院经济收支格局:繁荣下的世俗化与社会映照.docx
文件大小:82.88 K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6.31万字
文档摘要

宋代寺院经济收支格局:繁荣下的世俗化与社会映照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广泛传播、隋唐时期的鼎盛发展,至宋代,其发展态势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宋代,政治上虽面临诸多挑战,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统治者大多采取扶持佛教的政策,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立即废止后周世宗的毁佛诏令,使佛教得以复兴。他还派遣使者西行求佛法,宋太宗时期,兴建太平兴国寺,并设立译经院,复兴了官刻译经活动,在朝廷的支持下,佛教寺院数量大幅增加,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佛教宗派众多,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等各显其长。其中,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修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