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PAGE1
《赏识你的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
《赏识你的同学》的读书心得体会篇1
从1995年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时刻提示自己关爱同学、善待同学、敬重同学,十几年来从教中,总认为自己做的还不错。当阅读完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同学》这本书,我的内心产生了剧烈的震撼,读到书中老师们的教育故事,感觉自叹不如。这些文章像一轮又一轮的波浪不断冲击我的心灵,让我深思,让我端详我的教育方式,查找我的可取与不足。读罢《赏识你的同学》,剧烈的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爱,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盼。它并不浅显,它或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慧,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同学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同学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的,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同学而感到傲慢。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赏识同学,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同学、信任同学,不断地鼓舞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肯定会得到效应的。美国闻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凹凸,人们都盼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嘉奖,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心情体验,那么同学也肯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读了《赏识你的同学》这本书,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敬重每一个同学,还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同学,欣赏每一个同学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欣赏每一个同学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欣赏每一个同学对自己的超越。
赏识教育既是理念,也是方法,如何将赏识教育详细应用于实践中,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不断进行阅历总结的过程。针对同学心理素养特点,结合赏识教育的理念及本人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教育应把爱撒播给每一个孩子
我信任每位老师都爱孩子,选择爱的方式不同,关键是要让孩子们懂得你在爱他,你的爱孩子乐于接受,让孩子们感受到,这就需要老师依据不同的同学选择不同的方式去爱。
在《赏识你的同学》一书中深受启发的故事是陈永林写的《一束鲜花》。班主任李老师费尽心机转变一个在别的老师眼里是一粒老鼠屎的同学,在陈勇关心一班级学校生耽搁了上课时间,老师没有不问青红皂白的批判他,而是先了解状况,然后又买来鲜花,在班级上表扬,还善意的哄骗鲜花是家长送来的,又要求同学们关心他,让这位淘气鬼流下了感动得泪水。放学后陈勇捧着鲜花到办公室,听到李老师和刘老师一番争吵的话语,他哭着对李老师说“李老师,我肯定不会让你绝望的。”5年后,陈勇考上清华高校,临走时去跟陈老师告辞,看到老师桌子上的鲜花,李老师笑着说“班上又有一位像你当时那样淘气捣蛋的同学,我又买来了一束鲜花送他。”再一次泪水涌出陈勇眼眶,以及发自内心的“李老师,我爱你,我永久爱你”读到这里,我为李老师骄傲,为陈勇庆幸,是李老师的爱惜、期盼、宽容救了他。一个人一旦拥有信念,便拥有决心、意志、勤奋、急躁,这一切会使他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的教育是对儿童布满期盼,真正的学习是对儿童布满着爱惜,真正的老师是对儿童满怀敬重。所以,爱同学是老师的天职,让我们去爱同学、赞美同学吧。
二、教育应把自信还给每个孩子
在《赏识你的同学》讲的另一个故事《我以性命担保她行》:有一个高中女生,每天5点半起床,6点多上学,吃完晚饭就做作业直到深夜。可是有一天,女孩子突然对她的父亲说:“我的数学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父亲听了怒火中烧,但又默然无语。直到有一天女儿对父亲说:“爸,我厌学了……”于是震动的父亲给女儿换了一个教育环境。在新的学习环境,女儿第一次接触法语,她的法语老师就赞扬她很有语言天赋;数学老师称她能“优雅且具有制造性地解决数学难题”;更令人惊讶的是,她的英文老师竟然在她的推举信上这样写道:“我以性命担保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当怀疑。”指导老师则写道:“请再给我们20个斯蒂芬这样的同学!”那位父亲在震动之后问女儿:“对这样的评价,你是不是一辈子都不会遗忘?”女儿大声答道:“Yeah!”赏识,有奇效;但赏识并不玄奥。教育心理学讨论表明,自信念对人的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个人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实行自觉行为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行缺少的心理品质。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急躁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心情易波动,所以需要正确引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