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PAGE1
做智慧父亲读书心得感想-读书心得体会
做才智父亲读书心得感想-读书心得体会篇1
我的书架上至少有20本他的书籍,这些书都是从去年12月开头“上架”的,有我自己从网上购买的,也有谭老师赠送的,像《查找批判的空间》《我的书生活》《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夏天的水果梦》《梦里的花田》、清华高校出版社出版的“乐享慢读”系列4本、黑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的童话集系列4本,还有《亲子睡前微童话100篇》2本,以及《享受亲子阅读的欢乐》和《让书香润泽童心》等。我也正是从这些书籍中,从谭老师的文字里,从和谭老师的微博互动中,渐渐地熟悉他,渐渐地了解他。都说“文如其人”,这话一点儿不假,从他的字字句句中,从他的每篇作品中,我几乎都能读到他的勤奋、执着、谦逊、质朴,还能读到这个社会极其欠缺的大爱之心。
从微薄上看到谭老师的新著《做才智父亲》即将出版的消息,内心还是很期盼的。期盼新书早日上架,可以先下手为强,一睹为快。可好事总是青睐我,在本书的责任编辑@亲子教育孙运宋/老师的新书有奖转发中,我有幸得奖了。昨天中午,收到了有谭老师亲笔签名的新著《做才智父亲》,我开头了“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的读书生活,今日全部读完。现把一些读后的感受整理出来,和爱书的伴侣,爱亲子教育的伴侣一起共享,不到之处敬请批判指正。
《做才智父亲》是谭旭东老师的最新力作,是一本儿童智商情商培育家教的随笔。虽然是随笔,但在书本的装帧设计上、内容选择支配上一点儿都不任凭,而是极其专心的。
《做才智父亲》全书共分八辑,共有76篇文章,从建立孩子的自信、自尊、爱心、培育孩子的阅读爱好和习惯、培育孩子的艺术特长、提倡宽容有爱的家风等各方面,记录了谭老师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阐述了谭老师的感受和感悟。
需要特殊指出的是,在每辑、每篇文章的开头都有一段“旭东教育微论”,而且这些微论都是谭老师在教育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精华,读起来即给力,又接地气,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引导,这或许也是本书的创意之一。
首篇《和女儿剪窗花》的微论中,有一句“成年人都以为是自己陪伴了孩子,是自己引领了孩子,其实,孩子也陪伴了成年人,引领了成年人。”读到这些,很自然地引起我的心灵共鸣,虽然我只是一个普一般通的父亲,但在陪伴女儿成长的十几年中,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我也曾在博客里发表过《究竟是我教育了女儿,还是女儿教育了我》的文章。事实证明,谭老师的“孩子也陪伴了成年人,引领了成年人”的微论是多么精辟,由于女儿不但陪伴了我,引导了我,而且还转变了我,让我从一个不爱读书的爸爸变成了喜爱读书的爸爸,变成了一个喜爱写作的爸爸。
在《信任孩子是一块玉石》的微论中,谭老师说到“学习成果不是唯一的标尺,考上高校也未必胜利!自信、勤奋、执着、有爱、敢于制造,才是做人的基本品行。”玉石是珍宝,但也是石头,如何把一块似玉似石的石头雕琢成玉器,这是需要才智和急躁的。“玉不琢不成器”,既要琢又要磨,其实就是才智和急躁的结晶。
《让孩子适应自己的角色》的微论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普遍有这种心态,都喜爱走捷径,都盼望有一个直接的模式或者方案,能够让孩子一点也没有走样地完成成长,变成他们抱负中的有出息的孩子。其实,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一般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从零起步的,都属于白手起家。没有万能的方案,只有爱心和急躁最牢靠。
简短的语言,道出了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剖析了家长们的捷径心理,总结出了亲子教育的真谛。也就是讲,假如家长们真要寻求亲子教育的方法的话,那爱心和急躁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是方法的、而又胜似方法的方法。
在《父爱给孩子平安感》的微论中,谭老师不但提示家长要从八个方面留意孩子的心灵健康,而且还警示家长说“任何胜利都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这个警示是多么的准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月,有多少人完全不管孩子、不顾孩子,在舍命地在追求金钱、忙着购买洋房豪车、忙着灯红酒绿,总以为物质的充裕就是胜利的标志。殊不知,胜利是人格和财宝的双重丰满,土豪金只是一个表象,它永久无法掩盖内心的贫瘠和人格的缺陷。
《做女儿爱吃的红烧排骨》中,说“一个合格的父亲,并不只是会挣钱,他还会生活,也会工作,更会陪伴孩子。”看看我们身边的家长,有多少父亲能做到呢?假如把吃香的喝辣的、住洋房别墅看做是一种生活,我认为这是对生活的亵渎,这仅仅是生存而已。生活,不但要有物质的追求,更应当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像读书、爱人、爱众生,爱自然。
类似的微论还有许多许多,像“不少家长让孩子学唱歌、跳舞,不是由于孩子喜爱,而是由于对升学有好处。培育孩子的艺术特长,还是要看孩子的爱好。孩子不喜爱,但家长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