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漳平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有关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B.所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自然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D.民事权利能力包括自然人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知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但在具体内容和范围上存在差异,并非所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完全相同。A选项说法正确;C选项表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非必然同时具备;D选项对民事权利能力的内涵解释准确。而B选项说所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相同,这种表述错误。
2、公安机关作出(??)以及处(??)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A.吊销许可证500元以上罚款
B.5日以上行政拘留2000元以上罚款
C.10日以上行政拘留500元以上罚款
D.吊销许可证2000元以上罚款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治安管理处罚的相关规定。在治安管理中,吊销许可证和2000元以上罚款属于较严重的处罚。法律规定,作出此类处罚决定前应告知行为人有权听证。A选项罚款金额不足;B、C选项行政拘留不符合。所以应选D。
3、社会经济越是发展,一个企业越是要勇于承担责任,产品的品质、品牌、社会责任,这三样一个都不能少,少了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买单。下面哪项陈述,最能削弱以上观点?
A.某名牌企业被检出产品的质量不达标,产品销售量明显降低
B.某企业产品的质量较差,但凭借促销手段,销售量持续增长
C.某名牌企业一直依法纳税,热心公益事业,销售量稳步提升
D..某名牌企业在被爆出偷税漏税丑闻后,产品销售量明显降低
【答案】:B
【解析】原观点强调企业产品的品质、品牌、社会责任缺一不可,否则消费者不买单。B项中企业产品质量差却因促销使销量增长,说明即便产品品质这一要素缺失,企业也能通过促销手段让消费者购买,直接削弱了原观点中三者缺一不可的说法。
4、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
A.10件
B.3件
C.5件
D.7件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辨认物品时同类混杂物品数量的了解。在相关规范中,为保证辨认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数量有一定要求。通常,不少于5件能较好地满足辨认条件,所以答案选C。
5、下列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维护国家安全
C.维护国家主权
D.维护国家独立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人民警察法》中人民警察任务的了解。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维护国家安全是人民警察的重要职责。在选项中,A选项维护国家统一、C选项维护国家主权、D选项维护国家独立虽也重要,但《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
6、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
A.寒潮
B.水灾
C.旱灾
D.梅雨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我国常见农业气候灾害的了解。在我国,旱灾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农业生产高度依赖水资源,旱灾会导致农作物缺水,严重影响产量。相比之下,寒潮、水灾、梅雨的影响范围和频率不如旱灾广泛和常见,所以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旱灾。
7、从1995年起,印度某地每年有数百名贫困儿童患上一种急性大脑疾病。患儿常在清晨出现癫痫症状,许多儿童很快死亡。这种情况通常发生于每年5—7月。该地区盛产荔枝,5—7月恰好是荔枝成熟的时间,因此有人怀疑这种疾病可能与荔枝有关。研究发现,所有荔枝中都含有亚甲环丙基甘氨酸和次甘氨酸,没熟的荔枝中这两种物质含量更高。研究者认为,这些患者属于次甘氨酸和亚甲环丙基甘氨酸中毒,疾病暴发确实与大量食用荔枝有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以上结论?
A.所有患儿的尿样本中均检测出了亚甲环丙基甘氨酸和次甘氨酸
B.居民根据官方建议限制了儿童每日吃荔枝数量,两年后患病人数大幅降低
C.相比没有出现症状的儿童,生病儿童患病前吃过荔枝的可能性更高
D.相比没有岀现症状的儿童,生病儿童更有可能吃下生的或者腐烂的荔枝
【答案】:B
【解析】要支持“疾病暴发与大量食用荔枝有关”的结论,需要找到直接关联荔枝食用量与疾病发病率变化的证据。A项只是说明患儿尿样本中有相关物质,并不能直接证明疾病与荔枝的因果关系;C项虽然提到生病儿童吃过荔枝的可能性高,但没有量化关系,也不足以直接支持结论;D项提到生病儿童可能吃下生的或腐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