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青海省格尔木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附答案详解(巩固).docx
文件大小:54.84 K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1.84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青海省格尔木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甲在抢夺香烟时,因卖烟者反抗,当场使用暴力将卖烟者打成轻伤后将香烟夺走。甲的行为构成(??)。

A.抢夺罪

B.抢劫罪

C.故意伤害罪

D.哄抢罪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罪名的区分。在抢夺过程中,因暴力抗拒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人轻伤,这种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抢夺,而是转化为抢劫罪。根据刑法规定,犯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甲的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所以答案是B。

2、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

A.洪泽湖

B.太湖

C.鄱阳湖

D.青海湖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我国湖泊的了解。在我国众多湖泊中,青海湖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洪泽湖、太湖、鄱阳湖均为淡水湖。青海湖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所以这道题应选D选项。

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A.不满16周岁

B.不满18周岁

C.不满14周岁

D.不满12周岁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关于不予行政处罚的年龄规定。在相关法律规定中,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A选项16周岁、B选项18周岁均不符合规定;D选项12周岁也不在此范围内。所以答案选C。

4、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短期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是(??)。

A.强制传唤

B.拘传

C.行政拘留

D.传唤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治安管理处罚方式的了解。在治安管理中,行政拘留是短期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强制传唤、拘传、传唤主要是为了让当事人到案接受调查,并非剥夺人身自由。而行政拘留则是明确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手段。所以答案选C。

5、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

A.按照达成的协议,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强制执行

B.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C.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D.告知当事人如果双方有意愿继续接受调解,公安机关可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治安管理相关处理方式的了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履行,公安机关按规定处罚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告知当事人可就民事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A选项强制执行不符合规定;C选项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不正确;D选项继续接受调解并非此时的正确处理方式。所以答案选B。

6、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A.不定期

B.三年

C.定期

D.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规定的了解。在道路交通管理中,为保障行车安全,根据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登记后上路行驶的机动车,需依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情况,按照一定周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所以答案是C定期。不定期检验不符合规范,三年的固定期限也不准确,不能全面涵盖各种情况。

7、正值毕业季,306宿舍有A、B、C、D四位男同学,他们准备找班主任宋老师合影,若要求宋老师坐正中间,

A.、

B.两位同学不能挨着坐,那么总共有多少种坐法

A.8种

B.12种

C.16种

D.24种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排列组合知识。老师坐中间固定,A、B不能挨着,先排C、D有2种排法。A、B再插空,有8种排法。所以总的坐法为2×8=16种。此类问题关键是明确固定位置和不相邻的限制条件,通过分步计算得出结果。

8、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为了使本人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紧急避险行为

B.为了使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紧急避险行为

C.任何人为避免本人危险,而实施的紧急避险行为都可以适用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

D.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紧急避险的理解。紧急避险有严格条件,并非任何人在避免本人危险时的行为都适用刑法规定。A、B选项说明了紧急避险的适用范围,D选项指出了超过必要限度的责任。而C选项说法错误,紧急避险需符合法定条件,不是任何情况都适用。

9、对在交警、治安、基层派出所等部门从事辅助执法、便民服务、教育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