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检测卷包附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文件大小:53.64 K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1.75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检测卷包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______。愁苦和畏惧多了,欢乐与______就少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庞大,胆量

B.可观,轻松

C.有限,勇气

D.莫测,勇敢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搭配与语境理解。人生的容量并非无限,“有限”能准确形容。“愁苦和畏惧多了”,与之相对,“欢乐与勇气”就会少,这是一种常见的逻辑对应。A项“庞大”不适合形容容量;B项“可观”也不准确;D项“莫测”与容量搭配不当。综合来看,C选项最符合语境。

2、下列关于鉴定、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鉴定意见依据不足的,公安机关应当进行重新鉴定

B.重新鉴定,公安机关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

C.对有吸毒嫌疑的人,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人体毒品成分检测

D.初次鉴定、检测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鉴定、检测相关规定的理解。在司法鉴定中,若鉴定意见依据不足,应补充鉴定而非直接重新鉴定。重新鉴定时,需另行指派或聘请鉴定人。对有吸毒嫌疑者可进行人体毒品成分检测,初次鉴定、检测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选项A表述错误,其他选项均符合相关规定。

3、蔡某因涉嫌滥用职权罪被公安机关依法执行逮捕,羁押后发现蔡某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公安机关可以(??)。

A.继续羁押至逮捕期限届满再予以释放

B.变更强制措施

C.将情况通报检察院,并建议对其释放

D.立即释放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强制措施变更的法律规定。当犯罪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出现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和执法原则,应变更强制措施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和案件的正常办理。选项A不符合人性化和法律原则;选项C通报检察院建议释放不准确;选项D立即释放也不符合法律程序。所以应选择B变更强制措施。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继续盘问)时间自(??)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

A.被盘问开始

B.被盘问结束

C.被关进候问室

D.带至公安机关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相关规定的了解。在执法过程中,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有明确规定。根据该法律,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A选项被盘问开始、B选项被盘问结束、C选项被关进候问室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时间起点。

5、下列关于行政裁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政裁决的主要客体是民事争议,也包括某些行政争议

B.行政裁决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作出

C.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实施的司法行为

D.行政裁决通常不是最终裁决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行政裁决的理解。行政裁决是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司法行为。通常不是最终裁决。而行政裁决的主要客体是民事争议,不包括行政争议。所以A选项不正确。

6、近期某社区盗窃自行车案件高发,很多群众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报案,影响了公安机关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和防控。社区民警小包拟收集近半年内辖区盗窃电动车犯罪的实际发案情况,下列最可行的途径是

A.通过居委会、业委会收集电动车被盗的信息

B.社区业主微信群内发布线索征集

C.挨家挨户入户访问调查

D.在社区街头随机访谈

【答案】:A

【解析】在社区盗窃自行车案件高发的情况下,为了有效收集近半年内辖区盗窃电动车犯罪的实际发案情况,需要考虑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效率。居委会和业委会作为社区管理机构,与居民联系紧密,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社区内的治安动态,包括电动车被盗等信息。通过它们来收集相关信息,不仅渠道正规,而且信息来源可靠,能够确保收集到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相比之下,其他选项如微信群内发布线索征集、挨家挨户入户访问调查或在社区街头随机访谈,虽然也可能收集到一些信息,但在全面性、准确性和效率方面可能不如通过居委会、业委会收集的方式。因此,最可行的途径是通过居委会、业委会收集电动车被盗的信息。

7、果农胡某为防止苹果被盗,在果园周围私拉电网,导致戴某偷果时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胡某对戴某死亡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直接故意

D.间接故意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犯罪主观心理态度的理解。在法律中,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胡某私拉电网,应当知道可能会电死人却依然为之,对戴某的死亡持放任态度,所以是间接故意。A选项疏忽大意的过失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B选项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C选项直接故意是希望并积极追求结果发生。本题中胡某的行为符合间接故意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