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新辅警招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行为成立犯罪中止的是(??)
A.甲放火之后,喊了一声“救火啊”,随后立即离开了现场,大火被群众扑灭
B.乙对仇人王某猛砍10刀后离开现场。1小时后,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后王某因伤势过重死亡
C.丙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将一块巨石搬上铁轨,在火车即将到来之前,因被铁路工人发现而及时将石头搬开
D.丁一直想杀害胡某,某日向胡某的食物里投放了毒药,胡某食用之后痛苦万分,丁见状顿生悔意,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在医生的救治下,胡某没有死亡,但终生残疾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犯罪中止的判定。犯罪中止是指能继续犯罪而自动放弃。D选项中丁投毒后主动悔悟并积极救助,有效防止了胡某死亡结果的发生,符合犯罪中止的特征。A选项甲未采取有效灭火措施;B选项乙犯罪后返回救助但王某仍死亡;C选项丙犯罪行为已被阻止。综上,D选项成立犯罪中止。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下列哪一观点属于同一学派(??)
A.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学派观点的理解。题干出自儒家孟子,强调以天下为乐忧。选项C也体现了儒家依靠仁政而非外在条件治理天下的思想。A选项是法家观点,强调赏罚平等;B选项是道家观点;D选项是兵家观点。综合来看,C选项与题干同属儒家学派。
3、正数:零:负数
A.中国:日本:美国
B.干部:群众:党员
C.熊市:股市:牛市
D.左边:中间:右边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概念间逻辑关系的理解。正数、零、负数是数在大小上的分类,有明确的顺序关系。而左边、中间、右边是位置上的分类,同样存在清晰的顺序关系。A选项是不同国家,B选项是不同人群身份,C选项熊市和牛市是股市的不同状态,均不符合这种顺序关系,所以选D。
4、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A.构成交通肇事罪
B.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
C.交通肇事罪转化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D.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交通肇事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交通肇事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在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仍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并非转化为其他罪名,也不实行数罪并罚。所以答案选A。
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实行领导集体负责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国务院规定的了解。宪法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中央人民政府。而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并非领导集体负责制,所以答案是A选项。
6、王某因殴打他人被处行政拘留5日。王某已离异,4岁女儿在外地。对此,公安机关恰当的做法是:
A.将行政拘留换处罚为罚款
B.停止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C.将王某的女儿接到拘留场所便于王某照看
D.为王某女儿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公安机关对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在法律规定中,对于被行政拘留人员的特殊情况,应保障其未成年子女的正常生活。王某被行政拘留,其4岁女儿无人照看,A选项罚款不能替代行政拘留的处罚目的;B选项停止执行不符合规定;C选项将女儿接到拘留场所不符合法律和人道要求。所以应为其女儿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选择D选项。
7、下列诗句中描写端午节的是(??)。
A.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B.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C.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D.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诗句所描写节日的理解。端午节有饮雄黄酒、吃粽子、插菖蒲等习俗。C选项“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提到了菖蒲,与端午节习俗相关。A选项描绘的是七夕节,B选项写的是寒食节,D选项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与端午节无关。综上所述,答案选C。
8、寓言通常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下列寓言故事与《农夫与蛇》表达同样道理的是:
A.《东郭先生》
B.《南郭先生》
C.《杯弓蛇影》
D.《渔夫和金鱼》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