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X粮农证书模拟考试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31.84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7.21千字
文档摘要

1+X粮农证书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列粮食作物中,属于禾本科的是()

A.大豆B.马铃薯C.水稻D.花生

答案:C

解析:禾本科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大豆、花生属于豆科,马铃薯属于茄科。

2.小麦安全储存的水分含量通常要求不超过()

A.10%B.12.5%C.14%D.15.5%

答案:B

解析:根据《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小麦的安全水分一般为12.5%以下(温带地区),水分过高易导致霉变。

3.玉米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是()

A.赤霉菌B.稻瘟菌C.白粉菌D.霜霉菌

答案:A

解析:玉米穗腐病多由禾谷镰刀菌(赤霉菌)引起,高温高湿环境下易爆发,可产生呕吐毒素等真菌毒素。

4.低温储粮技术中,粮堆温度应控制在()

A.5℃以下B.15℃以下C.25℃以下D.30℃以下

答案:B

解析:低温储粮定义为粮温长期保持在15℃以下(准低温为20℃以下),可抑制害虫繁殖和微生物活动,延缓粮食品质劣变。

5.稻谷脱壳后得到的糙米,其外层结构中含维生素B族最丰富的是()

A.胚乳B.糊粉层C.胚D.果皮

答案:B

解析:糊粉层位于胚乳与种皮之间,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B2及矿物质,加工精米时易被去除。

6.下列不属于储粮害虫物理防治方法的是()

A.高温杀虫B.冷冻杀虫C.磷化铝熏蒸D.筛网除虫

答案:C

解析:物理防治包括高温/低温处理、机械除虫、气调储粮等;磷化铝熏蒸属于化学防治。

7.我国粮食质量安全标准中,稻谷的黄粒米限度指标为()

A.≤1.0%B.≤2.0%C.≤3.0%D.≤5.0%

答案:B

解析:根据GB1350-2018《稻谷》,三等及以上稻谷黄粒米≤2.0%,四等≤3.0%,五等≤5.0%。

8.小麦赤霉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种子带菌B.土壤残留C.空气传播D.雨水飞溅

答案:D

解析:小麦赤霉病病菌在作物残体上越冬,花期遇降雨时,孢子通过雨水飞溅传播至麦穗,引发侵染。

9.玉米储藏中,“安全临界温度”是指()

A.害虫开始活动的温度B.微生物开始繁殖的温度

C.粮食品质开始劣变的温度D.粮堆水分开始转移的温度

答案:A

解析:玉米储藏中,当粮温超过15℃时,储粮害虫(如玉米象)开始活动繁殖,因此15℃被视为安全临界温度。

10.下列粮食加工产品中,属于半成品的是()

A.小麦粉B.大米C.稻谷D.玉米糁

答案:D

解析:玉米糁是玉米经过脱胚、破碎后的中间产品,需进一步加工(如熬粥)才能食用;小麦粉、大米为成品粮。

11.粮库机械通风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粮堆的空气量称为()

A.通风量B.气流速度C.风压D.通风效率

答案:A

解析:通风量(m3/h)是机械通风的核心参数,需根据粮食品种、水分、目标温度计算确定。

12.大豆储存中易发生“走油”现象,主要是由于()

A.脂肪氧化B.蛋白质变性C.淀粉糊化D.水分流失

答案:A

解析:大豆含油量高(约18%-22%),储存中脂肪在高温高湿或光照下氧化酸败,导致种皮发红、有哈喇味(走油)。

13.我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需具备的最低资金条件是()

A.50万元B.100万元C.200万元D.无明确金额要求

答案:D

解析:2021年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取消了收购资格的资金、仓储等硬性门槛,改为备案管理,但需具备相应能力。

14.水稻“旱育秧”技术的核心优势是()

A.减少用水量B.提高秧苗抗逆性C.缩短生育期D.增加分蘖数

答案:B

解析:旱育秧通过控制苗床水分,促进根系发育,秧苗更健壮,移栽后抗寒、抗旱能力更强。

15.储粮害虫“书虱”的防治难点在于()

A.抗药性强B.体型微小C.繁殖速度快D.喜高湿环境

答案:B

解析:书虱体长仅0.5-1mm,普通筛网难以清除,且对磷化氢等常规药剂敏感度低,需结合低氧、高温或生物防治。

16.小麦粉的“灰分”指标反映的是()

A.蛋白质含量B.矿物质含量C.淀粉纯度D.杂质含量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