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习题库(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营养教育以()为目标。
A、发展人民健康事业为目标
B、建立人民健康档案为目标
C、改善人民营养状况为目标
D、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营养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改善人民的营养状况,通过传播营养知识、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等方式,来提升人们的营养水平,促进健康。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展人民健康事业表述较为宽泛,建立人民健康档案并非营养教育的直接目标。
2.2016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包括()条内容。
A、7
B、5
C、9
D、6
E、8
正确答案:D
3.正常人的血浆的pH值是()
A、5.35~6.35
B、6.35~7.35
C、7.35~7.45
D、7.45~7.8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这一相对稳定的pH主要依赖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以及肺和肾等器官的调节作用来维持。
4.与牛奶相比,瘦肉的()含量高且吸收较好。
A、铁
B、钙
C、维生素B2
D、维生素C
E、维生素A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瘦肉中的铁含量比牛奶高且吸收较好。牛奶中的钙含量较高,但瘦肉中铁的含量相对更具优势且吸收性较好;瘦肉中维生素B2含量高于牛奶;牛奶中几乎不含维生素C,瘦肉中维生素C含量也不高;牛奶中维生素A含量一般高于瘦肉。
5.屠宰后的肉品经“后熟产酸”处理可杀死()。
A、鼻疽杆菌
B、炭疽杆菌
C、布氏杆菌
D、口蹄疫病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口蹄疫病毒对酸敏感,屠宰后的肉品经“后熟产酸”处理可杀死口蹄疫病毒。炭疽杆菌、鼻疽杆菌、布氏杆菌对酸不敏感,该处理不能有效杀死它们。
6.孕期血容量增加,至孕()周达到高峰,最大增加量为50%。
A、12~14
B、20~22
C、24~26
D、28~3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孕期血容量于孕6~8周开始增加,至孕32~34周达高峰,最大增加量为40%~50%,所以答案选D。
7.婴儿配方奶粉主要分为()。
A、起始婴儿配方奶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和植物性食物奶粉
B、起始婴儿配方奶粉和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C、普通婴儿配方奶粉和特殊婴儿配方奶粉
D、起始婴儿配方奶粉、后继婴儿配方奶粉和医学配方奶粉
E、起始婴儿配方奶粉和后继婴儿配方奶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婴儿配方奶粉主要分为起始婴儿配方奶粉、后继婴儿配方奶粉和医学配方奶粉。起始婴儿配方奶粉适用于0-6个月的婴儿;后继婴儿配方奶粉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医学配方奶粉则是针对特殊医学状况的婴儿。
8.2007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包括()条内容。
A、7
B、10
C、9
D、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包括以下10条内容: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9.下列哪类物质的吸收不受植酸、磷酸的影响()。
A、血红蛋白
B、非血红素铁
C、硫酸铁
D、硫酸亚铁
E、血红素铁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植酸、磷酸可与非血红素铁形成不溶性盐而影响其吸收,而血红素铁的吸收不受植酸、磷酸的影响。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与铁的吸收无关。硫酸铁、硫酸亚铁属于非血红素铁,会受植酸、磷酸影响。
10.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体内瘦体组织(),脂肪组织()
A、增加、增加
B、减少、减少
C、减少、增加
D、减少、减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体内瘦体组织会减少,而脂肪组织会增加。这是因为新陈代谢减缓,肌肉量减少,脂肪堆积相对增多。
11.7~12月龄婴儿辅食从什么食物开始添加()
A、水果泥
B、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C、蛋黄泥
D、蔬菜泥
E、鱼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7~12月龄婴儿辅食添加应从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开始。强化铁的婴儿米粉易于消化吸收,能补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同时也能让婴儿逐渐适应辅食的口感和吞咽,为后续添加其他辅食打下基础。蔬菜泥、蛋黄泥、鱼泥、水果泥等一般在米粉之后根据婴儿适应情况逐步添加。
12.下列关于知信行理论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知”是知识,“信”是正确的信念,“行”指的是行动
B、行为改变的关键步骤是确立信念
C、只要获得了知识和信息,最终总会导致行为改变
D、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E、知识是行为的基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