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博士后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表达和阐释其实与新闻传播内容一样重要。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通天下,分别定位才能精准对焦;多样表达,才能有度传播,在多元中主导谋共识的提纲者,不应拘泥于一格一态,而应该以表达创新来提升新闻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唯有如此,才能让新闻作品成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强大力量。
下列诗句中,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B: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
??C: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D: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文章强调新闻传播应当多样化表达,并且要进行创新。C项,“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意思是,文学创作是与时代的命运密切相连的,没有一天不向着新的方面发展。强调创新,符合文意,当选。
A项,“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不符合文意,排除;
B项,“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意思是,兰花和艾草不同的味道,自然很难和得来。?形容好人和坏人不能在一起相处。不符合文意,排除;
D项,“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意思是,我们的言论要牵涉到国计民生的世事,文章要能体现国风的标准。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选项为C。
【文段出处】《创新表达也是传播力》
?
2、在这个世界上,真正______恐惧的事很少,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被自己吓住了,大多数的恐惧,来源于我们的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起经历
??B:需要幻觉
??C:产生猜测
??D:值得想象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第一空,分析文意可知,“事情”本身并不能产生恐惧,正确的表述是事情让人“产生”了恐惧的情绪,首先排除C项“产生”。
第二空,根据语境语意,恐惧是“我们被自己吓住了”,可知恐惧来自于人自身的想象,D项符合文意,当选;A项“经历”是指亲身做过或遭遇过的事,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幻觉”是指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在病态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幻觉,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D。
?
3、①尽管海外屯田存有各种风险,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为保障国内根食供给而对耕地施加的压力。因此,我国也应积极探索海外屯田
②印度也于2008年开始在巴拉圭、乌拉圭、巴西等国展开租田谈判
③2007年的粮食危机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海外屯田潮”
④日本最先开始海外屯田,它拥有超过国内农田面积三倍的1200万公顷海外农田
⑤此外,一些企业,如摩根士丹利、瑞士黑土农垦和阿尔帕科农业公司等也开始积极投资购买海外农田
⑥在全球粮食危机和粮食贸易保护的背景下,大量国家加入了耕地海外扩张行列,将“海外屯田”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
⑦过去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沙特、阿曼等海湾国家在2008年组成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携手并战于海外屯田
将以上7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④③⑦②⑤
??B:⑥④⑦⑤②③①
??C:①⑥④⑦②③⑤
??D:⑥④③⑦②⑤①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⑥句“在全球粮食危机和粮食贸易保护的背景下”为背景铺垫,适合做首句。①句中“我国也应……”中的“也……”为补充类的描述,不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和C项。
对比B项和D项。③句和⑦句分别提到了时间“2007年”和“2008年”,按照时间顺序,③应在⑦之前,排除B项。答案锁定D项。
验证选项。D项语意连贯,逻辑通顺。
故本题选D。
?
4、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有语病的一句()。
??A:每年都有不少高校毕业生,志愿去西部地区奉献青春
??B:职代会上,这两名青年工人敢于对工厂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幽默是调和紧张的人际关系的一剂良药
??D:辩论赛上,选手们展开了唇枪舌战,气氛非常热烈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这是一道病句辨析题。B选项句式结构不当,应该改为“被”字句,“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此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B。
?
5、今天,数据价值堪比石油,引得商家“争抢”甚至“窃取”,是因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已经被“算法”包围。企业利用“算法”挖掘分析用户数据,可以精准判断用户的消费需求,从而精准“推销”产品、谋划产业布局。但是,对用户而言,乐也算法,忧也算法。乐的是算法带来服务个性化,忧的是算法提供的服务太“精准”。一旦数据泄露或者被滥用,骚扰电话、网络诈骗等也可以从过去的“误打误撞靠运气”变得“精准定制有底气”。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