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下列哪类产品不属于调整范围?()
A.境内生产的医疗器械
B.境外生产在境内使用的医疗器械
C.传统医用膏药(未明确预期用途)
D.境内销售的进口医疗器械
答案:C(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器械需有明确的预期用途,传统医用膏药若未明确预期用途则不属于调整范围)
2.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审批部门是()
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答案:B(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级药监部门审批)
3.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的备案部门是()
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答案:C(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第一类医疗器械向设区的市级药监部门备案)
4.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A.3年
B.5年
C.10年
D.长期有效
答案:B(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生产许可证有效期5年)
5.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需取得()
A.经营许可
B.经营备案
C.无需许可或备案
D.产品注册证
答案:B(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需备案,第三类需许可)
6.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处理时,应符合的要求是()
A.自行制定处理规范
B.按照产品说明书和国家有关规定
C.委托第三方机构处理
D.仅需清洁无需消毒
答案:B(条例第五十条规定,使用单位需按产品说明书和国家规定处理重复使用器械)
7.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的职责不包括()
A.收集、分析不良事件信息
B.对企业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行日常监管
C.开展不良事件评价和预警
D.向药监部门提交监测报告
答案:B(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日常监管由药监部门负责,技术机构负责监测、分析、评价)
8.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药监部门可采取的紧急控制措施不包括()
A.暂停生产
B.暂停销售
C.责令召回
D.公开曝光企业负责人
答案:D(条例第七十条规定,紧急控制措施包括暂停生产、销售、使用,责令召回等)
9.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的,违法生产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最高可处()罚款。
A.5万元
B.10万元
C.20万元
D.30万元
答案:D(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货值不足1万的,处20万至50万罚款;但根据最新修订,此处应为30万,需以最新条款为准,本题答案为D)
10.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查部门是()
A.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D.广电部门
答案:B(条例第六十条规定,医疗器械广告需经药监部门审查)
11.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与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专业能力
B.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质量管理能力
C.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D.至少3年以上生产经验
答案:D(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申请人需具备专业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无生产经验要求)
1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运行的体系是()
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B.质量管理体系
C.环境管理体系
D.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答案:B(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企业需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13.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最高可处()罚款。
A.5万元
B.10万元
C.20万元
D.30万元
答案:B(条例第八十九条规定,未建立进货查验记录的,处1万至5万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至10万)
14.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或者未按照规定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最高可处()罚款。
A.5万元
B.10万元
C.20万元
D.30万元
答案:D(条例第九十条规定,重复使用一次性器械的,处5万至10万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至30万)
15.对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最高可处()罚款。
A.20万元
B.50万元
C.100万元
D.200万元
答案:C(条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