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装史期终深刻复习学问点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学问点一、中国服装史
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A、耻辱说
B、装饰说
C、性吸引说D、保护说
2、原始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是什么?答:裸态、毛皮、纤维
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何种材料制成?〔毛皮〕
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为标志。〔骨针〕
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
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
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
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朝,鼎盛时期是?朝,废除时期是?朝。〔夏、周、秦〕
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头于〔〕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
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11、帝王冕冠有几旒?玉珠多少颗?正确戴法是?
答:帝王冕冠为十二旒,共有玉珠144颗〔前后相加288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
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
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
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 。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分于汉族服式的最主要特征是
。
17什么是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
直至16世纪仍保存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展沟通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
19、“杂裾垂髾”服消灭在〔〕时期。A、汉朝
B、六朝C、隋朝D、唐朝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是 。
21、用整幅布做成的头巾叫〔幅巾〕。
22、高腰掩乳裙装主要流行在〔唐朝〕。
23、唐代男子皆以穿〔圆领袍〕为主。
24、宋代女服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服装是?〔褙子〕
25、关于宋代服饰制度中“赐金紫”的含义?A、金指金饰鱼袋
B、紫指紫色公服C、表征官员级别
D、鱼袋内并不盛鱼符
27、宋代官员的主要冠式是?
28、元代进展大朝会穿的高级礼服是?质孙服名词解释
29、明代命妇礼服的主要配饰是?凤冠霞帔
30、凤冠霞帔是?代贵族妇女的服饰,用于正式礼仪中。
〔明〕
31、明洪武二十四年,规定职官常服用补子表示?〔品级〕
32、明代用各种零碎布料拼合而成的服装是?水田衣
33、明代官员官帽被称为〔〕A、乌纱帽
B、益兽冠C、笼冠D、梁冠
33、西瓜皮帽又称?
34、清朝的日常男装主要有 。
35、清代服饰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坚守满旗旧制,废除明代制度,如窄袖紧身、马蹄袖;继承局部明代旧制,如补子、翎毛、命妇衣冠;承受了一些西方影响,如西装、军服、学生服等。
36、满清服饰借鉴了汉族服饰的?纹饰
37、马蹄袖是?代服装的特色。
38、什么是襦裙?
39、什么是质孙服?
质孙的形制是上衣连下裳,衣式较紧窄且下裳亦较短,在腰间作很多的襞积,并在其衣的肩背间贯以大珠。质孙本为戎服,即便于乘骑等活动,在元代的陶俑及画中都可以见到此种衣式。“质孙”是蒙古语“颜色”的音译。
40、曲裾和直裾的区分是什么?
裾就是指衣服的大襟。直裾下摆部份剪裁为垂直,衣裾在身侧或侧前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由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曲裾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
的“续衽钩边”。
41、什么是深衣?深衣的款式特征是什么?
一种特定服饰款式的名称,其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缝合到一起,并有肯定的制作标准。“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42、图绘深衣正反两面的平面图。
43、以绘图方法比较直裾和曲裾。二、外国服装史
1、影响服装造型的因素是?气候、地理、性别。
2、陶迪和?是印度著名的传统服装。纱丽
3、古埃及妇女所穿的紧身衣叫?丘尼克
4、〔罗印·克罗斯〕是古埃及男子在整个古代社会中从平民到国王都穿的一种根本服装品种。
5、什么是卡拉西里斯?
古埃及王国时期从西亚引进了卡拉西里斯这种宽阔的贯头衣,古埃及的女性也和男性一样,在进展宗教仪式时把这种衣服当作礼服穿用,而在穿法上与男子略有区分。
6、流苏服饰主要流行在?亚述或两河流域
7、最早的分腿裤子是?制造的。〔波斯人〕
8、古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