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涌现出一大批有志从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规模化种植群体,有很多是本乡本士的农民,他们经过从小到大的摸索,现在已经成为农村种植业致富的带头人。还有一些人,怀揣着种植致富的梦想,带着从其他行业掘取的第一桶金,义无反顾地扑向农业种植,其热情感人至深,但结果却差强人意:有的如飞蛾扑火,有去无回;有的元气大伤,负债累累;只有那些准备充分且循序渐进的种植者,才真正走上了持续盈利的道路。
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水稻规模化种植过程中也存在着劳动力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病虫危害、倒伏严重等问题,尤其像今年这种极端气候给种植业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因此面对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要有新思路、新体系、新主体,对于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种业江湖结合目前水稻适度规模化栽培与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为水稻规模化管理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些许参考。
水稻规模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力缺乏。农村年轻力壮的劳动力都以外出务工为主,300亩以下种植户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300亩以上的种植户除家庭劳动力外,还需聘用季节性短工,千亩以上基本以聘用劳动力为主。因劳动力问题,水稻栽培方式由传统育苗移栽向直播和机械插秧种植转变。在人工育苗移栽方式中存在着秧田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栽插密度不够、有效穗数少、产量不高的问题;直播栽培方式中存在着密度不均匀,草害重、易倒伏等问题;在机械栽插中存在着育秧技术水平低、机插空穴率高、缓苗期长等问题。
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田块小而散、水利设施落后,导致洪涝、渍害、旱灾频发。
病虫草害重。缺乏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专业农技指导人员,管理水平低下,病虫发生较重。部分种植户懂得防治,但防治时期不及时,在病虫大发生时,因劳动力短缺或疏于监管,不能在适期内用药防控。还有部分种植户因成本问题,少打药甚至不打药,最终导致病虫草害大爆发,影响产量。
倒伏问题。一般高秆大穗型水稻品种或细秆品种,管理中没有及时控水烤田,久关深水、根系发育不良、缺磷少钾等都易发生倒伏现象。直播栽培时由于稻株根系分布较浅,更易发生倒伏。倒伏的水稻一是不便机收,二是极易发生穗萌或霉变,增加收割成本和损失率,降低品质。
二、水稻规模化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1、选种风险
主要是品种产量和抗性问题,部分种植大户缺乏自主选种能力,选种过于随性和依赖他人,而没有考虑自身管理水平及田块基本情况,选错一年,亏损好几年,最终影响种田积极性。
2、气象灾害
水稻整个生长期内发生的水灾、早灾,极端高温、冷害、寒潮、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等等。通常它们对大面积水稻种植威胁很大。今年持续长达2个月的极端高温,对很多品种的结实和产量影响较大,甚至部分品种出现绝收。
3、病虫草危害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病害,尤其是穗期病害危害损失严重。一些病害发生具有隐蔽性、暴发性,且发病后没有补救措施,损失巨大如稻瘟病、稻曲病、细条病等。稻飞虱、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也有局部暴发成灾的可能。
4、市场风险
规模化种植以后,生产出来的稻谷受产销途径及市场行情影响,价格和利润很难把控,对于不懂行、资源不足的经营者存在很大经营风险。
三、防范措施
1、选用抗病优质良种
杂交稻种要选用大公司生产的、经过国审或本省审定的组合(品种),同时要在当地进行小面积试种,确定其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后再大面积种植。要实行多品种轮换种植,同一品种在当地连续种植3年后必须更换。单一品种种植的面积不能过大,以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2、科学进行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在水稻规模化种植过程中至关重要,要改善施肥方法,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和减氮、控磷、稳钾、补微的施肥原则,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应做到寸水返青、浅水分蘖,至幼穗分化期复水,保持浅水层到抽穗,抽以后要保持田间土壤湿润以达到养根保叶的目的。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防范气象灾害
做好沟渠塘坝的建设与维修,配套抗旱、排涝设备、配套生产机械设备。选用适宜本地区自然环境的耕作、播种、施药、收获机械;根据种植规模配套烘干、仓储设施和加工设备等。根据气象信息,合理进行生产调度和管理,趋利避害。尤其是在春播、秋收时节,准确掌握天气趋势能有效避免阴雨天气给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开展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科学监测。加强病虫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动态;根据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开展“两查两定”,科学用药防治。同时做好水稻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测土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和锌肥;适期播种,防止在高温时间段抽穗,避免寒露风袭击;及时烤田晾田,后期干干湿湿,以气养根,防止倒伏。
5、种植水平及能力提升
多参加县乡组织的技能培训、提高职业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及经营能力,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