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化学分析方法.pdf
文件大小:422.21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2.04万字
文档摘要

《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化学分析方法》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主编单位: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

七二五研究所)

2025年5月

《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化学分析方法》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5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

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5】3号),由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

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承担《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化学分析方法》(GB/T4949)的

修订工作,项目计划编号T-469,项目周期12个月,项目完成时限为2026年4

月。该项目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1.2编制组组成和人员分工。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

所)、厦门双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标准修订

任务下达后,由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牵头组建

编制组。

1.3主要工作过程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在接到该标准制订任

务后,立即组织骨干人员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制定了该标准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任务

分工和进度安排。主要工作过程安排如下:

1.3.1起草阶段

具体落实相关的资料的查阅、整理与分析,试验样品和精密度数据的搜集。

在资料搜集阶段,共查阅了国内GB/T4948-2025《铝合金牺牲阳极》及英国、美国、

挪威等国关于铝合金牺牲阳极的相关产品标准,对其标准条文进行了仔细的解读与分析,

了解了国内外对于铝合金牺牲阳极化学成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原标准在行业内的实际

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参考了主编单位对铝合金牺牲阳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资料整理和对前期铝合金牺牲阳极光谱分析标准样品研制过程中得到的验证试验数

据进行整理汇总的同时编写了讨论稿,讨论稿完成后经相关人员讨论,并组织本领域部分

专家进行审查,于2025年5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本标准拟向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2

标准化研究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船舶701所、中国船舶708所、

中国船舶719所、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武昌船舶重

工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中国船级

社、钢铁研究总院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

院、国家有色金属及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轻金属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中铝检测科技(郑州)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钢股份

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国合通用测

试评价有限公司、辽宁材料实验室等单位及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船用材料应用工

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征求意见。

1.3.2征求意见阶段

后续补充

1.3.3审定阶段

后续补充

1.3.4报批阶段

后续补充

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是替代GB/T4949-2018《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

重新编写后的标准参考了即将实施的GB/T4948-2025《铝合金牺牲阳极》国家标准,并通

过调研国内铝合金牺牲阳极行业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动态,对标准中已有方法的种类和分

析范围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铝合金牺牲阳极行业内进行出厂检验时普遍使用的火花源原子

发射光谱法,使标准更加具备合理性和实用性。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制。

2.2标准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