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黄山奇石
课程:小学语文
教材: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章节:9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
能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奇石”的含义及文中描写奇石的表达方式。
2.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和想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奇石的形状,并尝试为未命名的岩石起名字,发展形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审美创造
感受黄山奇石的自然之美,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4.文化自信
了解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保护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奇石的奇特与有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奇石的形状,并尝试为未命名的岩石起名字。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吗?
生:我知道长城!
生:还有故宫!
生:我去过西湖!
师:是啊,我们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黄山。那里不仅有云海、松树,还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这些石头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还有的像水果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这些有趣的石头?
生:想!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课文讲的是黄山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生:还介绍了几个有名的奇石,比如“仙桃石”、“猴子观海”等。
师:说得真好!黄山的奇石不仅形状奇特,而且名字也很有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奇石吧!
设计意图
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生:(朗读)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师:这段话告诉我们黄山在哪里?
生:在安徽省南部。
师:黄山的景色怎么样?
生:景色秀丽神奇。
师:“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这句话说明什么?
生:说明怪石特别有趣。
师:是的,怪石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第二至五段
师: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它们分别像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生默读)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答案?
生:“仙桃石”像一个从天上飞下来的大桃子。
生:“猴子观海”像一只猴子蹲在山头看云海。
生:“仙人指路”像一位仙人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生:“金鸡叫天都”像一只雄鸡对着天都峰啼叫。
师:大家找得非常准确!这些奇石的名字都是根据它们的形状来取的,非常形象生动。
(三)学习第六段
师:除了这四个奇石,课文还提到了哪些奇石?
生:还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师:这些奇石没有详细描写,但我们可以想象它们的样子。你能试着说说它们可能是什么样子吗?
生:“天狗望月”可能是一只狗望着月亮。
生:“狮子抢球”可能是几只狮子在抢一个球。
生:“仙女弹琴”可能是一位仙女在弹琴。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其实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奇石,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命名呢!
设计意图
通过分段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奇石的奇特与有趣,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生字词讲解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
会认字:闻、景、区、省、部、尤、其、巨、位、每、升、闪、狗
师:这些字我们先来认一认,谁能带大家读一遍?
生:(带读)
会写字:名、秀、仙、都、著、形、状
师:这些字是我们要会写的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写。
名:上下结构,上面是“夕”,下面是“口”。组词:名字、有名。造句:黄山以奇石闻名天下。
秀:上下结构,上面是“禾”,下面是“乃”。组词:秀丽、优秀。造句:黄山景色秀丽神奇。
仙: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山”。组词:神仙、仙人。造句:仙人指路是一块巨石。
都:左右结构,左边是“阝”,右边是“者”。多音字,这里读dū。组词:首都、都城。造句: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著:上下结构,上面是“艹”,下面是“者”。组词:著名、著作。造句:黄山奇石非常著名。
形:左右结构,左边是“彡”,右边是“开”。组词:形状、形成。造句:奇石的形状千奇百怪。
状: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壮”。组词:形状、状态。造句:这些岩石的形状很奇特。
游戏环节:猜猜我是谁
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说出一个字的意思,你们来猜是哪个字。
师:“我是一个地方,很多奇石都在这里。”
生:黄山!
师:“我是一个字,表示有名气。”
生:名!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