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职业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pdf
文件大小:192.46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7.17千字
文档摘要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职业素养提升【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授课单位】【总学时】20

【教材】

【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制定依据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

“针对各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

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的文件精神,开设的一门课程。

1.2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面向各类院校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人

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

能力,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真正实现各类院校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1.3课程设计思路

(1)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

的关键能力,同时兼顾态度、知识、技能、情感等基本要素。以“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作

为课程内容安排和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自始至终强调义务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

道德教育。?

(2)课程贯彻“体验式教学”?

构建“体验-理解-对话-反思”的教学模式,遵循“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师生共同

发展”的教学原则。

(3)教学效果评价过程化?

教学效果评价重点在于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根据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开放性的

特征来制定具有多元项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在典型工作情境中的案例学习、学生自我

管理式学习及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评价。

2.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及其基本技能的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正

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职业素养提升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诚信敬业

自我管理

人际沟通

团队合作

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职业素养包含的内容及基本框架、工作的意义。?

●了解责任与责任意识的概念和作用。

●了解职业心态的内涵,了解大学生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心态。

●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管理时间的方法,掌握提升自我效能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了解职场上的仪容要求,熟记职场的礼仪规范。?

●掌握沟通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以及在职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理解团队的内涵和重要性,了解团队的构成和类型,明确高效团队应具备的条件,了

解团队角色,熟悉团队成员的自我完善途径。

●理解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内涵,熟悉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熟悉

各种创新思维形式。理解创新技法的概念,掌握头脑风暴法、奥斯本检核表法等各类创新技

法。

2.能力目标?

●能够将一般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内化为自身价值取向并不断自我提升。?

●能够在生活学习中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交际和职场情境下较为熟练而得体地完成交际沟通任务,取得较好

的沟通效果。

●能够在真实职场情境中融洽处理上、下级领导同事间人际关系。?

●能够熟练应用职场人际交往所需的礼仪规范技巧,养成规范的职业化行为习惯。

●能胜任一般团队成员角色,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所需的冲突管理、团队激励、绩效评

估等基本能力。?

●能够掌握并熟练应用螺旋上升式、求异质疑式等学习方法,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管理、

时间管理、计划管理进行初步设计,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做出较为合理改进并能取得一

定效果。

●能够在实践中成功地对自身的情绪、压力及健康进行必要的调试与改进,从而保持健

康的人格与体质。

3.思政目标

●能够意识到职业素养对人生的价值,从而在大学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