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保育模拟考试题与答案(附解析).docx
文件大小:11.74 K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7.7千字
文档摘要

保育模拟考试题与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解决婴幼儿在游戏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工作程序是认真观察和了解婴幼儿的行为,正确分析和认识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采用正确的方式与婴幼儿交往,充分利用解决问题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加强家园联系,统一教育策略。

A、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找出合适的方法

B、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留有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的机会

C、关注婴幼儿之间的交往关系

D、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观察了解婴幼儿行为、正确分析问题后,要相信孩子能力,给其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的机会,再采用正确方式交往并教育,之后加强家园联系统一教育策略,B选项符合工作程序逻辑。A选项学习教育理论找方法应在分析问题之后;C选项关注交往关系未突出解决问题及利用时机教育;D选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整体工作程序连贯性不强。

2.()不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之一。

A、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体验做教师的感觉

B、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C、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D、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的内容与要求包括: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等。而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体验做教师的感觉不属于社会领域的内容与要求。

3.保育员工作的对象是(),敏感、活跃又易受外界影响,可塑性很强的学前儿童。

A、各方面都尚未定型

B、3-6岁

C、0-6岁

D、比较脆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保育员工作的对象是各方面都尚未定型、敏感、活跃又易受外界影响,可塑性很强的学前儿童。3-6岁是学前儿童的一个年龄段范围,但表述不如A全面准确;0-6岁包含了婴儿等阶段,题干强调的特点更符合各方面都尚未定型的学前儿童;比较脆弱不能全面涵盖题干中描述的这些特点。所以选A。

4.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要促进学前儿童在身体上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良好发展。

A、情绪上

B、心理上

C、精神上

D、性格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旨在促进学前儿童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良好发展。身体是基础,心理的健康同样重要,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同时社会适应性也是衡量儿童发展的重要维度。性格、情绪、精神等方面都包含在心理范畴内,与心理发展密切相关。所以综合来看,促进学前儿童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良好发展。

5.为了保持脊柱的健康,婴幼儿负重()。

A、不得超过体重的1/8

B、不得超过体重的1/20

C、不得超过体重的1/5

D、不得超过体重的1/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婴幼儿负重不得超过体重的1/10,这样能有效保护婴幼儿尚未发育完全的脊柱,避免因过度负重对脊柱造成损伤,以保持脊柱的健康。

6.在创设教育环境的工作中,保育员应()准备游戏和教学活动的材料、设备,并与婴幼儿共同讨论活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A、少

B、让婴幼儿

C、与教师、婴幼儿共同

D、尽量多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创设教育环境工作中,保育员与教师、婴幼儿共同准备游戏和教学活动的材料、设备,并共同讨论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更好地满足婴幼儿的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让婴幼儿单独准备可能能力不足;准备过少无法满足活动需求;尽量多的准备缺乏针对性且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等,所以应是与教师、婴幼儿共同准备。

7.在()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努力渗透语言教育。

A、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B、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

C、家庭中

D、体育活动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语言教育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然地渗透语言教育,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不断积累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能力。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有其特定的目标和内容,并非在其他领域渗透语言教育的主要途径;家庭中虽有语言教育,但表述不如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全面;体育活动只是一日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够完整。所以应选A。

8.纠正婴幼儿不良的睡眠习惯应该注意()。

A、持之以恒

B、睡眠剥夺

C、批评教育

D、视而不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纠正婴幼儿不良的睡眠习惯需要持之以恒,不能轻易放弃。视而不见不利于问题解决;批评教育可能会引起婴幼儿心理压力等负面情况;睡眠剥夺更是不可取且对婴幼儿健康有害。

9.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儿后,保育员应先()再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