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基习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会使红细胞沉降率减慢
A、红细胞沉降率管有轻度倾斜
B、心肌梗死
C、血浆中白蛋白增多
D、风湿病活动时
E、高胆固醇血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血浆中白蛋白增多可使红细胞沉降率减慢。白蛋白带负电荷,能抑制红细胞缗钱状聚集,从而使血沉减慢。而选项A中红细胞沉降率管有轻度倾斜会使血沉加快;选项B中心肌梗死、选项D中风湿病活动时、选项E中高胆固醇血症等情况,血浆中球蛋白等增多,可促使红细胞聚集,导致血沉加快。
2.下列关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B、铁利用不良
C、易出现原位溶血
D、血红素合成障碍
E、血红素合成障碍时,细胞对铁的摄取减少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利用铁合成血红素而导致的贫血,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发病机制主要是铁利用不良,而非血红素合成障碍时细胞对铁的摄取减少,E选项错误。由于铁利用障碍,铁在细胞内堆积,易出现原位溶血。
3.右心衰时肝脏可能发生
A、肝贫血性梗死
B、槟榔肝
C、肝细胞坏死
D、肝细胞空泡变性
E、肝出血性梗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右心衰时,肝静脉回流受阻,肝小叶中央区淤血,严重时呈暗红色,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肝脏切面呈红黄相间的槟榔样花纹,称为槟榔肝。肝细胞空泡变性主要与脂肪代谢等异常有关;肝出血性梗死多因肝动脉阻塞等情况,右心衰一般不会导致;肝贫血性梗死较少见且与右心衰关系不大;肝细胞坏死不是右心衰直接导致的典型肝脏病变。
4.在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M
B、IgA
C、IgE
D、IgG
E、Ig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清Ig总量的75%~80%。IgM占血清Ig总量的5%~10%,IgA占血清Ig总量的10%~20%,IgE含量最少,IgD在血清中含量很低。
5.下列情况红细胞增多,哪项不是由于血液浓缩()
A、高山居民
B、反复腹泻
C、出汗过多
D、大面积烧伤
E、连续呕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高山居民红细胞增多是由于长期处于低氧环境,机体为了适应这种环境,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来提高氧气运输能力,属于生理性代偿性红细胞增多,并非血液浓缩导致。而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情况可导致机体失水,血液浓缩,使红细胞相对增多。
6.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首要措施是
A、给呼吸兴奋药
B、纠正酸中毒
C、清理呼吸道
D、人工呼吸
E、加压给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清理呼吸道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首要措施。因为新生儿窒息时,呼吸道内往往有羊水、黏液等堵塞,阻碍气体交换,只有先清理呼吸道,保证气道通畅,才能进行后续有效的呼吸支持等抢救措施。
7.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直立性低血压
B、锥体外系反应
C、消化系统症状
D、内分泌障碍
E、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氯丙嗪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而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是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直立性低血压、过敏反应、内分泌障碍、消化系统症状等虽也可能出现,但不是最常见的。
8.切除狗的肾上腺皮质,出现
A、血容量↓,血钠↑,尿钾↑
B、血容量↑,血钠↓,尿钾↑
C、血容量↓,血钠↓,尿钾↓
D、血容量↓,血钠↑,尿钾↓
E、血容量↓,血钠↓,尿钾↑
正确答案:C
9.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需要下列哪个凝血因子的参与
A、Ⅹ
B、Ⅺ
C、Ⅻ
D、XIII
E、TF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然后在因子ⅩⅢa(纤维蛋白稳定因子)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稳定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从而完成凝血过程。所以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需要因子ⅩⅢ的参与。
10.现代医学模式是
A、信息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分子生物医学模式
E、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强调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相互作用,克服了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只注重生物因素的局限性,全面综合地考虑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以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
11.细菌性痢疾通常是属于哪一类炎症
A、纤维素性炎症
B、化脓性炎症
C、卡他性炎症
D、浆液性炎症
E、出血性炎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其病变特征是在结肠黏膜层形成假膜性炎,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等组成,属于纤维素性炎症。所以答案选A。
12.休克早期组织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