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大学计量经济学2024年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也称为()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解释变量D.控制变量
2.以下哪种数据类型不属于计量经济学常用的数据类型()
A.时间序列数据B.横截面数据C.面板数据D.图像数据
3.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β0+β
A.回归直线的截距B.回归直线的斜率
C.随机误差项D.解释变量X的系数
4.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是()
A.使残差平方和最小B.使总离差平方和最小
C.使回归平方和最小D.使可决系数最大
5.以下关于可决系数R^2的说法,错误的是()
A.R^2越接近1,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越高
B.R^2的取值范围是[0,1]
C.R^2可以衡量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
D.调整后的R^2一定大于未调整的R^2
6.检验回归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常用方法是()
A.怀特检验B.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
C.方差膨胀因子检验D.杜宾-瓦特森检验
7.异方差性是指()
A.随机误差项的方差随解释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B.随机误差项的均值随解释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C.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D.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8.克服异方差性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A.加权最小二乘法B.广义差分法
C.对数据进行对数变换D.增加样本容量
9.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用于描述序列长期趋势的方法是()
A.移动平均法B.指数平滑法
C.回归分析法D.以上都是
10.以下关于虚拟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虚拟变量只能取0或1两个值
B.虚拟变量可以用来表示定性因素
C.虚拟变量只能作为解释变量
D.引入虚拟变量不会改变模型的自由度
11.面板数据模型中,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
A.对个体异质性的处理方式不同
B.模型的估计方法不同
C.模型的假设条件不同
D.以上都是
12.以下哪种模型属于联立方程模型()
A.一元线性回归模型B.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C.递归模型D.以上都不是
13.估计联立方程模型参数的方法中,属于单方程估计方法的是()
A.二阶段最小二乘法B.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C.完全信息极大似然法D.有限信息极大似然法
14.以下关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格兰杰因果检验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B.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原假设是“X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
C.格兰杰因果检验需要使用时间序列数据
D.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
15.在大数据时代,计量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不包括()
A.数据量过大导致计算困难
B.数据的高维性和复杂性
C.传统模型的假设条件难以满足
D.大数据技术完全取代计量经济学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包括()
A.模型设定B.参数估计C.模型检验D.经济预测
2.以下关于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正确的有()
A.随机误差项的均值为0
B.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为常数
C.随机误差项之间不存在自相关
D.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
3.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多重共线性的出现()
A.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B.模型中包含过多的解释变量
C.采用滞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D.样本数据的局限性
4.时间序列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
5.以下关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优点,正确的有()
A.可以控制个体的异质性
B.增加了样本容量,提高了估计的精度
C.可以更好地分析个体和时间的双重效应
D.模型的设定更加灵活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计量经济学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一种数学描述。()
样本数据的质量不会影响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结果。()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的个数越多,模型的拟合优度越高。()
存在异方差性时,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是无偏的,但不再具有有效性。()
自相关问题只存在于时间序列数据中。()
虚拟变量的引入可以改变模型的结构。()
固定效应模型适用于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相关的情况。()
联立方程模型中的每个方程都是可识别的。()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具有唯一性。()
大数据技术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简述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的基本原则。
说明最小二乘法估计量的性质。
简述多重共线性的后果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