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
A.定时器/计数器
B.中央处理器(CPU)
C.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D.输入输出接口(I/O)
80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在方式1时,是()位计数器。
A.8
B.13
C.16
D.24
以下哪项不属于单片机的中断源?()
A.定时器溢出
B.串口接收完成
C.外部按键触发
D.程序循环语句
在C51语言中,定义特殊功能寄存器(SFR)时应使用的关键字是()。
A.sbit
B.sfr
C.bit
D.reg
若单片机的晶振频率为12MHz,则其机器周期为()。
A.1μs
B.2μs
C.12μs
D.10μs
以下哪种通信方式属于同步串行通信?()
A.UART
B.SPI
C.RS232
D.CAN
数码管动态显示的核心原理是()。
A.分时复用
B.并行传输
C.锁存控制
D.中断响应
单片机复位后,程序计数器PC的初始值为()。
A.0000H
B.0003H
C.000BH
D.0013H
以下哪项属于单片机的片内资源?()
A.外部扩展RAM
B.ADC转换器
C.晶振电路
D.按键电路
在KeiluVision中,编译后的目标文件扩展名是()。
A..c
B..hex
C..asm
D..uvproj
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模式下,计数脉冲来源于()。
A.内部时钟
B.外部引脚
C.软件触发
D.中断信号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单片机进入掉电模式?()
A.执行PCON?=?0x01
B.执行PCON?=?0x02
C.执行PCON?=?0x04
D.执行PCON?=?0x08
单片机与PC机进行串口通信时,常用的电平转换芯片是()。
A.74HC573
B.MAX232
C.DS1302
D.LM358
在C51中,定义位变量的关键字是()。
A.bit
B.sbit
C.sfr
D.char
以下哪种外设不属于单片机的标准外设?()
A.定时器/计数器
B.串口
C.LCD显示屏
D.中断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单片机的三总线结构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________。
8051单片机的P0口作为通用I/O口使用时,需要外接________电阻。
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步骤包括设置工作方式、装入初值和________。
外部中断0的入口地址是________。
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是指________。
在C51中,sbit关键字用于定义________。
数码管的显示方式分为静态显示和________。
单片机的复位方式有上电复位和________。
ADC的中文全称是________。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在方式2时,具有________功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简述单片机中断系统的工作过程。
要求:说明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处理和中断返回的具体步骤,结合8051单片机的中断优先级机制。
分析定时器/计数器的定时与计数模式的区别。
要求:对比两种模式的计数脉冲来源、应用场景及初始化参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一个基于8051单片机的按键检测电路,并说明消抖原理。
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描述软件消抖的实现方法(如延时去抖)。
四、编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题目:使用8051单片机的定时器T0,在P1.0引脚输出周期为1秒的方波信号(晶振频率12MHz)。
要求:
计算定时器初值;
编写初始化程序和中断服务函数;
说明程序的工作原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背景:某温度控制系统采用80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控制继电器开启降温设备。
问题:
画出系统硬件连接示意图(包括单片机、传感器、继电器、电源等);
简述温度采集与控制的软件流程;
分析可能导致系统误动作的干扰因素及抗干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