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必修一政治第二章测试题.doc
文件大小:26.7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2.67千字
文档摘要

必修一政治第二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商品的基本属性是()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价值和交换价值D.价格与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

A.一般等价物B.商品C.金银D.人类劳动

3.信用卡的功能不包括()

A.消费B.储蓄C.取款D.定价

4.外汇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A.外币B.本币C.黄金D.白银

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C.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6.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

A.较大B.较小C.无影响D.不确定

7.下列属于互补商品的是()

A.牛肉与羊肉B.汽车与汽油C.火车与飞机D.大米与面粉

8.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

A.上涨B.下跌C.不变D.不确定

9.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A.居民收入B.物价水平C.消费观念D.商品质量

10.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可持续性消费B.保护消费者健康

C.节约资源D.保护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商品的有()

A.超市里待售的饮料B.捐赠给灾区的物资

C.家里用的自来水D.农民自产自销的粮食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3.以下关于汇率说法正确的是()

A.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B.外汇汇率升高,本币贬值

C.外汇汇率跌落,本币升值

D.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有影响

4.影响价格的因素有()

A.价值B.供求关系C.气候、时间D.地域、政策

5.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有()

A.调节产量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C.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D.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6.按消费目的不同,消费可分为()

A.生存资料消费B.发展资料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D.租赁消费

7.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包括()

A.当前可支配收入B.未来收入预期

C.收入差距D.物价总体水平

8.下列属于正确消费观的有()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9.恩格尔系数下降意味着()

A.居民生活水平提高B.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降低

C.消费结构改善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增加

10.以下属于贷款消费的特点有()

A.预支未来收入B.减轻当前支付压力

C.提高当前消费水平D.一定有偿还风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3.信用卡可以任意透支。()

4.外汇就是外币。()

5.等价交换就是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等。()

6.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

7.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会下降。()

8.居民收入差距大小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无关。()

9.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10.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答: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简述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答:影响因素主要是居民收入,包括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还有物价总体水平。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物价。

4.简要说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答: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