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02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史21课件.pptx
文件大小:2.62 M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史02
2.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史
2.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史1948年香农把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应用于建模自然语言1950年艾伦图灵提出著名的图灵测试1956年乔姆斯基提出“生成式文法”这一大胆猜想兴起时期从此,自然语言的研究被分为了以语言学为基础的符号主义学派,以及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连接主义学派。
2.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史符号主义时期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自然语言的词法、句法等结构信息,并通过总结结构间的规则,达到处理和使用自然语言的目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1966年,完全基于规则的对话机器人ELIZA在MIT人工智能实验室诞生。
2.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史连接主义时期1980年,研究人员尝试使用统计机器学习方法处理自然语言任务。尝试浅层神经网络,结合少量标注数据。使用人工提取自然语言特征,结合简单的统计机器学习算法。特点:基于大量领域专家经验积累;简单、鲁棒性强。
2.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史深度学习时期2006年,深度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被提出。基于海量数据,结合深度神经网络的强大拟合能力,人们可以轻松处理各种自然语言处理问题。自然语言处理进入鼎盛时期。
本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