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兰州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26.25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4.66千字
文档摘要

考友回忆整理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兰州大学

辅导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那些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A.事业单位

B.企业和公民个人

C.任何组织和个人

D.政府机构

【答案】:B

2.学校增进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

A.心理治疗

B.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

C.心理健康教育

D.心理咨询

【答案】:C

3.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有社会团体和公民自觉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从而使教育法律法规得以实现的活动,即()。

A.教育法规的实施

B.教育法规的遵守

C.教育法规的适用

D.教育法规的制定

【答案】:B

4.当一个教师经常关注“学生能否听我的?”“领导同事如何看我?”等问题时,说明这个教师处于的专业发展阶段是()。

A.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答案】:C

5.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手段是()

A.单靠科研

B.单靠社会实践

C.做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三结合

D.单靠教学

【答案】:C

6.高等学校的核心职能是()。

A.科学研究

B.文化传承

C.教学研究

D.社会服务

【答案】:A

7.下列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吹拉弹唱

B.记忆

C.阅读

D.运算

【答案】:A

8.普林斯顿大学在20世纪早期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但由于爱因斯坦的加盟以及在“曼哈顿工程”中的出色研究,使其成为现今美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就科研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来说,这一情况表明()。

A.科研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B.科研是发展新兴学科的有效途径

C.科研可以保证学科的学术声誉

D.科研可以改善学科建设的基础条件

【答案】:C

9.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行为的

B.伦理的

C.想像的

D.直觉的

【答案】:B

10.下列对头发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在所有毛发中,头发的长度最长,尤其是女子留长发者

B.头发不含神经和血管,但含有细胞,所以头发是器官

C.头发的颜色一般是由基因决定的,常见的有黑色棕色等

D.头发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用于保护头部

【答案】:B

1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A.注发

B.签发

C.会商

D.审核

【答案】:B

12.下列关于公文撰写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提交报告,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B.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C.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下发通知

D.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批复,文中无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答案】:D

13.关于经济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预算和决算共同构成了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它们都可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B.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C.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作用,属于积极货币政策的内容

D.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人为地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输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不公平竞争手段

【答案】:C

14.全民族众志成城取得抗震、抗洪等救灾胜利的事实说明了()。

A.在集体中,才能发挥个人的才能和智慧

B.个人离开集体便不能生存

C.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D.个人力量不值一提,所以没有必要做到“我为人人”

【答案】:C

15.按照法律规定,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下列不属于产品缺陷的是()。

A.以优质白酒酿制的茅台酒

B.含苏丹红的辣椒制品

C.制冷效果不好的空调

D.色彩失真的液晶电视

【答案】:A

16.发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

A.核稿-会商-用印-缮印

B.拟稿-注发-签发-发出

C.核稿-用印-缮印-发出

D.会商-核稿-注发-发出

【答案】:D

17.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内受困人员为避免吸入大量烟尘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