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2定量分析结果的衡量04课件.pptx
文件大小:169.22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

1、误差与准确度

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就是准确度,常用误差表示。

误差有正负之分。误差越小,表示准确度越高;反之,准确度越低。在分析工作中,通常用相对误差来衡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绝对误差(E)=测得值(x)?真实值(T)

;【例1】已知两试样的质量真实值分别为:0.5126g和5.1241g。用分析天平称量两试样,结果分别为0.5125g和5.1240g。求两者称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E1=0.5125?0.5126=?0.0001g

E2=5.1240?5.1241=?0.0001g;2、偏差与精密度

实际工作中,真值往往未知,需平行测定多次,求算数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此时,无法计算误差。需引入偏差和精密度。

偏差:平行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精密度:多次平行测定值之间的相互接近程度。偏差越小,精密度越高。

精密度常用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来衡量。;?;【例2】有两组数据,各次测量的偏差为

甲:0.3,0.2,0.4,-0.2,0.4,0.0,0.1,0.3,0.2,-0.3

乙:0.0,0.1,0.7,0.2,0.1,0.2,0.6,0.1,0.3,0.1

计算他们的绝对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甲:

乙:;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准确度表示测量的准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的重现性。

精密度高,说明测量的偶然误差小,但不能排除系统误差。

精密度是保准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精密度差,实验方法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