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月口腔内科学模考试题+参考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11.72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7.6千字
文档摘要

1月口腔内科学模考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牙髓塑化治疗时,拔髓的要求为

A、穿刺出根尖孔

B、保留根尖1/3处牙髓

C、尽量拔除牙髓

D、可以不拔除牙髓

E、保留根尖1/2处牙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牙髓塑化治疗时,要尽量拔除牙髓,使塑化剂能充分进入根管系统,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若牙髓残留过多,会影响塑化剂的渗透和填充,降低治疗成功率。

2.三期梅毒的标志性表现是

A、A.梅毒性舌炎

B、B.梅毒性舌白斑

C、C.结节性梅毒疹

D、D.树胶样肿

E、E.梅毒性口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三期梅毒的标志性表现是树胶样肿,树胶样肿是三期梅毒的特征性病变,可累及全身各系统,破坏性大。梅毒性舌炎、梅毒性舌白斑、结节性梅毒疹不是三期梅毒标志性表现,梅毒性口炎也不符合三期梅毒标志性表现的特点。

3.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多发于

A、A.老年人

B、B.新生婴儿

C、C.青少年

D、D.更年期妇女

E、E.40岁左右的中年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又称新生儿鹅口疮,常发生于新生婴儿,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老年人、青少年、更年期妇女、40岁左右的中年人一般不是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的多发人群。

4.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

A、蛋白溶解学说

B、液体动力学说

C、体液学说

D、活体学说

E、化学细菌学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液体动力学说。该学说认为,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如温度、机械等刺激,会发生快速流动,这种液体流动会引起牙髓神经纤维的兴奋,从而产生疼痛感觉。

5.复合树脂充填时,洞缘斜面做在

A、洞缘牙本质

B、龈缘牙本质

C、洞缘牙骨质

D、洞壁牙本质

E、洞缘牙釉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复合树脂充填时,洞缘斜面做在洞缘牙釉质,其目的是增加酸蚀面积,提高树脂与牙体组织的粘结强度,减少微渗漏等。

6.若正在接受根管治疗而根尖周损害仍在继续加重,应考虑根尖周有哪种细菌感染的可能

A、A.卟啉菌

B、B.普氏菌

C、C.放线菌

D、D.真杆菌

E、E.韦荣球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放线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或微需氧菌,能产生多种胞外酶和毒素,与根尖周组织的破坏和炎症持续存在密切相关。当根管治疗中根尖周损害仍在加重时,应考虑放线菌感染的可能。卟啉菌、普氏菌、真杆菌、韦荣球菌虽然也与口腔感染有关,但相对而言不是根尖周损害持续加重时首先考虑的典型细菌。

7.下列哪项不是乳牙滞留的原因

A、A.乳牙根吸收不足

B、B.乳牙根尖病变引起骨组织破坏使恒牙早萌乳牙滞留原位

C、C.乳牙外伤

D、D.恒牙先天缺失

E、E.牙齿固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乳牙滞留的原因包括乳牙根吸收不足、乳牙根尖病变引起骨组织破坏使恒牙早萌乳牙滞留原位、恒牙先天缺失、牙齿固连等。而乳牙外伤一般不会直接导致乳牙滞留,多会引起乳牙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影响恒牙胚发育,但通常不是乳牙滞留的直接原因。

8.以下牙周病的全身性促进因素不包括

A、A.糖尿病

B、B.性激素改变

C、C.艾滋病

D、D.高血压

E、E.吸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牙周病的全身性促进因素包括糖尿病、性激素改变、艾滋病、吸烟等。高血压本身并不直接导致牙周病,它不是牙周病的全身性促进因素。

9.患者女,25岁。妊娠3个月。因牙龈红肿出血就诊。口腔检查发现Dl-S为2,CI-S为0,Gl为1,余未见异常。对该患者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A.口腔含漱剂含漱

B、B.口服消炎药物

C、C.口腔卫生指导

D、D.龈上洁治术

E、E.龈下刮治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患者处于妊娠期,口腔检查显示仅牙龈红肿出血,无其他严重口腔问题,此时主要的处理措施应为口腔卫生指导,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保持口腔卫生,预防牙龈炎症进一步发展,而不是进行复杂的治疗操作。含漱剂含漱和口服消炎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影响,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在妊娠期一般不建议轻易进行,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10.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

A、自发性阵发性疼痛

B、自发性持续性剧烈疼痛

C、根尖部牙龈红肿,扪痛

D、叩痛++~+++

E、患牙可出现松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时疼痛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剧烈疼痛,而非阵发性疼痛,所以选项A不是其临床表现。选项B、C、D、E均是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

11.龋病发生的四联因素指

A、牙齿形态、排列、结构和唾液

B、细菌、蔗糖、唾液和时间因素

C、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因素

D、细菌、菌斑、葡聚糖和有机酸

E、蔗糖、菌斑、牙齿和口腔卫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龋病发生的四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