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嵌体护理要点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日常护理要点
03
专业维护指导
04
并发症处理方案
05
长期维护建议
06
患者教育策略
01
嵌体修复基础知识
01
嵌体修复基础知识
PART
嵌体定义
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牙体缺损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嵌体分类
根据嵌体覆盖牙面的不同,可分为单面嵌体、双面嵌体和多面嵌体。
嵌体定义与分类
适应症
嵌体修复主要适用于牙体缺损较大,无法用充填材料修复,但又未达到需要全冠修复的程度,如后牙牙尖磨损、牙折等。
禁忌症
对于牙体缺损过小、固位形不良、牙体组织薄弱等情况,不宜采用嵌体修复。此外,患有牙周病、牙齿明显松动等情况也应慎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材料选择标准
金属材料
如金合金、银合金等,具有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等优点,但颜色与天然牙不一致,美观性差。
01
陶瓷材料
如全瓷嵌体,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和生物相容性,颜色与天然牙相近,但强度稍低,可能更易碎裂。
02
复合树脂
具有粘接性强、可塑性好等优点,但耐磨性和美观性不如陶瓷材料,且可能存在老化、变色等问题。
03
02
日常护理要点
PART
牙刷
选择软毛牙刷,避免对嵌体造成损伤;同时,牙刷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效果。
牙缝刷
针对牙缝较大的患者,可选择使用牙缝刷进行清洁。
牙线
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去除牙刷难以触及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清洁工具推荐
饮食习惯建议
如糖果、糯米等,容易粘在牙齿上,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食用。
黏性食物
避免咬硬物,如骨头、坚果等,防止嵌体受损或脱落。
硬食物
避免过冷、过热、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对嵌体及周围组织的刺激。
刺激性食物
避免咬合过载行为
避免用牙齿咬硬物
不要用牙齿咬瓶盖、坚果壳等硬物,以保护牙齿和嵌体。
咀嚼时尽量使用双侧牙齿,避免单侧牙齿承受过大的咬合力。
均衡咬合
定期到口腔诊所检查牙齿和嵌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定期口腔检查
03
专业维护指导
PART
嵌体边缘密合度
检查嵌体与牙体之间是否存在缝隙,确保密合度良好,防止食物残渣和细菌进入。
复诊检查项目
01
嵌体磨损情况
检查嵌体表面是否有磨损、崩裂或脱落现象,及时修复或更换。
02
牙周组织健康
评估牙龈、牙周组织等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牙周炎、牙龈萎缩等问题。
03
咬合关系
检查嵌体与对颌牙的咬合关系是否良好,确保咀嚼功能正常。
04
使用专业的抛光工具,去除嵌体表面的粗糙部分,减少食物残渣和菌斑的附着。
抛光嵌体表面
通过咬合纸或咬合调整工具,找出嵌体上的咬合高点,并进行适当调整,使咬合更加均匀。
调整咬合高点
对嵌体边缘进行修整,确保其边缘光滑、圆钝,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边缘修整
抛光与调整方法
01
02
03
问题早期识别处理
嵌体修复后,如出现牙敏感症状,应及时复诊,可能需要调整嵌体或进行脱敏治疗。
牙敏感
牙龈出血可能是牙龈炎症或嵌体边缘不密合的表现,应及时检查并处理。
牙龈出血
如嵌体出现松动或脱落,应及时复诊,重新粘固或更换新的嵌体。
嵌体松动或脱落
嵌体边缘不密合或清洁不当可能导致继发龋,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以免龋坏扩大。
继发龋
04
并发症处理方案
PART
常见松动/脱落类型
树脂类粘接剂老化或唾液污染导致粘接剂溶解。
嵌体固位不良,如倒凹、龈壁过薄等设计问题。
牙体预备时磨除过多,导致牙体强度降低。
粘接剂失效
嵌体设计不当
牙体组织缺损
2014
应急处理步骤
04
01
02
03
检查嵌体
确认嵌体是否完整,如有损坏需重新制作。
清理粘接剂
去除残留粘接剂,保持牙体表面清洁干燥。
重新粘接
使用适量粘接剂重新粘接嵌体,并确保嵌体完全就位。
咬合调整
检查咬合关系,如有高点需进行调磨。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定期检查
二次修复预防措施
指导患者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清洁方法,保持口腔卫生。
日常维护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嵌体材料和设计,提高嵌体固位力。
嵌体选择
在牙体预备时尽量保留牙体组织,确保牙体强度。
牙体预备
05
长期维护建议
PART
磨损情况
观察嵌体磨损程度,如磨损过多导致边缘不密合,需及时更换。
使用寿命评估标准
01
崩裂现象
检查嵌体是否出现崩裂,如有崩裂需及时更换,防止碎片脱落影响口腔健康。
02
基牙状况
评估基牙的健康状况,如出现龋齿、松动等情况,需考虑重新修复。
03
咀嚼功能
评估嵌体的咀嚼功能,如出现咬合不良或食物嵌塞,需及时调整或更换。
04
边缘不密合
嵌体与基牙之间出现缝隙,导致食物残渣滞留和细菌滋生时,需更换新的嵌体。
嵌体出现松动或脱落,无法起到修复作用时,需及时更换。
嵌体松动或脱落
嵌体磨损严重,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时,需及时更换。
磨损严重
牙周组织出现病变,如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