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诊断学课件第八章病因辨证.pptx
文件大小:260.54 KB
总页数:4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4.2千字
文档摘要

中医诊断学课件第八章病因辨证

第一节病因辨证

就是在四诊资料基础上,辨别导致疾病得原因,判断疾病性质得

思维过程。

风、寒、暑、

湿、燥、火

疫毒、脓、食积、虫积

一、外风证

内风与外风鉴别

1、

病因

外风证----感受外界风邪而致得证候

内风证----体内病理变化所致形成

得证候

2、

临床证候

外风

风邪袭表证

风邪客肺证

风热犯肺证

风水相搏证

风邪中络证

风毒窜络证

内风

肝阳化风证

热极生风证

阴虚动风证

血虚生风证

二、实寒证

实寒与虚寒鉴别

病机

阴阳失调

2、实寒中“伤寒”与“中寒”得鉴别

病位

“伤寒证”---表寒证

“中寒证”---里实寒证

三、暑证

1、特点---季节性

2、临床表现---恶热汗出

口渴喜饮

气短神疲

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或白

脉虚数

四、湿证

区别:

外湿

内湿

临床特点:

困重、闷胀、

酸楚、腻浊

五、燥证

分类---

凉燥

感受燥邪称外燥

温燥

津伤内伤称内燥

临床特点---少津、干涸

六、火热证

程度区别

火热温邪区别

病机区别

实热证

病因

病机

特点

临床表现

(寒热、口渴、饮水、面色、舌脉)

常见证候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虚热证

病因

病机

特点

临床表现

(寒热、口渴、饮水、面色、舌脉)

常见证候

第二节气血辨证

就是分析、判断疾病中有无气血亏损或运行障碍得辨证方法。

内容

虚证---气虚类证和血虚类证

实证---气滞类证和血瘀类证

其她---血热、血寒证

一、气虚类证

1、气虚证

病因

先天不足久病失养年老体衰

临床表现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头晕目眩自汗

活动时诸症加剧

舌淡苔白

脉虚无力

2、气陷证

病因

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

临床表现

气虚证

+内脏下垂

二便异常

3、气不固证

病因

阳气失其固摄

临床表现

卫表不固(自汗易感冒)

气不摄血(各种出血证)

肾气不固(精液、尿液不固)

4、气脱证

病因

大失血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大汗淋漓,甚至晕厥

脉微细欲绝或浮大而散

二、血虚类证

1、血虚证

病因

失血过多

生血不足

思虑太过

瘀血内阻

久病大病

临床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

口唇、眼睑、爪甲色淡白

头晕眼花心悸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