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例急性粘连肠梗伴肠坏死孕妇的个案护理》.docx
文件大小:24.62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3.52千字
文档摘要

《1例急性粘连肠梗伴肠坏死孕妇的个案护理》

引言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因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等原因引起肠粘连所致。而孕妇合并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伴肠坏死是一种极为罕见且病情复杂凶险的情况,不仅涉及到孕妇本身的生命安全,还关乎胎儿的安危。由于孕期生理状态的特殊性,使得诊断和治疗更为棘手,护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将详细介绍1例急性粘连肠梗伴肠坏死孕妇的护理过程。

病例介绍

患者,女,28岁,孕29??周,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2天”入院。患者既往有剖宫产史。入院时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痛苦面容,体温37.8℃,脉搏11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10/70mmHg。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以脐周为著,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产科检查:宫高28cm,腹围90cm,胎心率140次/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5×10?/L,中性粒细胞0.85;血生化示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血症。腹部立位平片提示多个气液平面,考虑肠梗阻。结合患者病史及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入院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保守治疗,但患者腹痛症状无明显缓解,且逐渐加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升至18×10?/L。腹部CT提示部分肠管坏死可能。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决定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黄色浑浊液体,部分小肠粘连成团,约50cm小肠肠管发黑、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同时继续保胎治疗。

护理过程

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15-30分钟记录1次。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变化,注意有无腹痛加剧、腹肌紧张等情况,警惕肠坏死、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患者呕吐情况,记录呕吐物的量、颜色及性质。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包括胃肠减压引出液、尿量等,为补液提供依据。

-监测胎儿情况,每1-2小时听1次胎心,观察胎动情况,必要时行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宫内状况。

2.胃肠减压护理

-妥善固定胃肠减压管,防止受压、扭曲、折叠及脱出。保持胃管通畅,定时挤压胃管,避免堵塞。观察胃肠减压引出液的量、颜色及性质,若引出液为血性,应及时报告医生。

-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鼻腔,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和呼吸道并发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取得其配合。

3.心理护理

-患者因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且担心胎儿安危,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安慰和鼓励。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增强其治疗信心。

-介绍成功病例,让患者看到希望,减轻心理负担。同时,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4.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遵医嘱备皮、备血,做好药物过敏试验。给予患者保暖,避免着凉。

-术前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确保患者安全转运至手术室。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待患者清醒、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呼吸。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钟记录1次,直至病情稳定。观察患者意识状态、面色、末梢循环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并发症。

2.伤口护理

-密切观察腹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引流管护理

-患者术后留置有腹腔引流管和尿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及脱出。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避免堵塞。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若引流液为血性且量较多,或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应警惕腹腔内出血或感染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

-定期更换引流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尿管护理每日2次,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泌尿系统感染。一般术后2-3天可拔除尿管。

4.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期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