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院前急救
演讲人:
日期:
目
录
CATALOGUE
02
初步评估步骤
01
概述与识别
03
基础急救措施
04
特殊情况处理
05
急救设备应用
06
预防与宣教
概述与识别
01
晕厥是由于大脑短暂性缺血导致的突发性意识丧失,通常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然后自发恢复。
晕厥基本定义
晕厥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症,其发病率高且病因复杂。
晕厥可分为心源性晕厥、神经源性晕厥、代谢性晕厥等多个类型。
常见诱发因素
精神因素
体位改变
环境因素
药物因素
如恐惧、焦虑、疼痛、晕血、晕针等,可诱发血管舒缩反应,导致晕厥。
如长时间站立、突然起身、从卧位到坐位或站立等,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引发晕厥。
如密闭、通风不良、高温、高湿等环境,可使人体代谢加快,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导致晕厥。
如降压药、镇静剂、降糖药等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引起血压下降或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引发晕厥。
临床表现特征
前期症状
晕厥前可出现一些前驱症状,如头晕、眩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出汗等。
01
晕厥期
意识完全丧失,全身肌张力消失,跌倒,可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散大等表现。
02
后期症状
晕厥后一段时间,可逐渐恢复意识,但常伴随疲乏、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不适。
03
并发症
晕厥可能导致摔伤、骨折、脑震荡等并发症,也可能掩盖某些严重疾病的症状,如心脏病、脑血管病等。
04
初步评估步骤
02
意识状态判断
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
呼唤患者
观察患者是否清醒,能否回答问题,对周围环境是否有反应。
判断意识程度
若患者有意识障碍,需进一步评估其程度,如嗜睡、意识模糊、昏睡等。
评估意识障碍程度
生命体征监测
6px
6px
6px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判断有无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
呼吸监测
测量患者血压,了解是否存在低血压或高血压。
血压监测
触摸患者颈动脉或股动脉,评估心率和心律。
心跳监测
01
03
02
测量患者体温,判断是否发热或低体温。
体温测量
04
病史快速采集
询问患者或旁观者关于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
了解患者病史
晕厥发作情况
家族病史
了解晕厥发生的时间、地点、持续时间、发作前兆、有无伴随症状等。
询问患者家族中有无类似病史,以判断是否存在遗传因素。
基础急救措施
03
安全体位管理
仰卧位
将患者仰卧,头部稍微抬高15度左右,双脚抬高约30度,以增加脑部血液供应。
01
左侧卧位
对于有明显呼吸困难或怀疑吸入性肺炎的患者,可以采用左侧卧位。
02
恢复体位
一旦患者恢复意识,应尽快恢复其原来的体位,并保持稳定。
03
迅速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清理口腔异物
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道。
头部偏向一侧
对于舌根后坠或喉痉挛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使用口咽通气道。
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
保持气道通畅
循环支持观察
紧急处理循环衰竭
一旦发现患者心跳、呼吸停止或严重低血压等循环衰竭表现,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03
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2
监测生命体征
检查循环状况
观察患者的面色、口唇、末梢循环情况,以及是否有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
01
特殊情况处理
04
心源性晕厥应对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急性心力衰竭
心脏压塞
尽快进行再灌注治疗,如溶栓、急诊介入手术等,恢复心肌血供。
识别并处理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等,采取电复律、药物复律等紧急措施。
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减少回心血量,给予利尿、扩血管等抗心衰药物,同时寻求紧急医疗援助。
立即进行心包穿刺引流,解除心脏压塞,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神经源性晕厥处置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同时排查脑血管狭窄等病因。
02
04
03
01
反射性晕厥
如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等,应立即采取卧位,抬高下肢,增加回心血量,同时去除诱因。
癫痫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采取抗癫痫药物治疗,同时寻找并消除诱发因素。
精神心理性晕厥
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可给予镇静药物治疗。
查找并去除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如药物过量、进食不足等。
去除诱因
在补充葡萄糖后,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避免血糖再次降低。
密切监测血糖
01
02
03
04
可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以快速纠正低血糖状态。
迅速补充葡萄糖
加强饮食管理,合理搭配膳食,避免长时间空腹或过度节食。
预防措施
低血糖反应干预
急救设备应用
05
AED操作要点
确保AED处于开启状态,并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AED的开机与启动
将AED的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确保电极片与皮肤紧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