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患者皮肤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并发症预防措施
03
皮肤清洁与保湿
04
营养支持方案
05
家属护理指导
06
护理效果评估
01
基础护理原则
01
基础护理原则
PART
压力分散性体位管理
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时翻身,建议采用30度侧卧位或俯卧位,以减少骨隆突部位的受压。
卧位姿势选择
床垫应选用软硬适中的床垫,以有效分散压力,避免局部受压。
床垫的选择
在骨隆突部位下方垫软枕或海绵垫,以减轻局部压力。
支撑物使用
定时翻身操作规范
翻身角度
翻身角度不宜过大,以15-30度为宜,以减轻身体扭曲和皮肤张力。
03
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协调,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损伤皮肤。
02
翻身方法
翻身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和皮肤状况,制定翻身计划,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
01
皮肤完整性检查标准
检查频率
每次翻身时都要仔细检查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确保皮肤完整无损。
01
检查内容
检查皮肤是否有压红、水肿、破损、渗出等情况,特别注意骨隆突部位的皮肤状况。
02
异常情况处理
发现皮肤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翻身次数、垫软枕、使用压疮贴等,避免压疮的发生。
03
02
并发症预防措施
PART
压疮风险评估方法
评估工具
评估频率
评估内容
评估结果处理
使用国际公认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如Braden量表、Norton量表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皮肤状况,制定适宜的评估频率,如每天、每周或每月评估一次。
包括患者营养状况、活动能力、皮肤状况、意识状态等。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翻身、使用减压床垫等。
皮肤清洁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湿度控制
保持患者所处环境的湿度适宜,避免过度潮湿。
皮肤保护
使用皮肤保护剂,如爽身粉、皮肤保护膜等,以减少皮肤摩擦和浸渍。
抗炎治疗
对于已出现的湿疹,可局部应用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霜剂等。
局部湿疹与感染预防
深静脉血栓防护策略
肢体活动
药物预防
物理治疗
严密监测
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如气压治疗、超声波治疗等,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
定期观察患者肢体肿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深静脉血栓。
03
皮肤清洁与保湿
PART
清洁频率与水温控制
01
清洁频率
根据患者皮肤状况和需求进行适度清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天然屏障受损。一般每天清洁1-2次,及时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汗液。
02
水温控制
使用温水清洁皮肤,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刺激皮肤和破坏皮肤屏障。同时,温水有助于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温和型清洁产品选择
选用温和、无刺激、低敏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含有香精、酒精、色素等刺激性成分的清洁品。
选择原则
可选择弱酸性洁面乳、沐浴液或香皂等,以清洁皮肤同时保护皮肤屏障。对于皮肤干燥的患者,可选用含有保湿成分的清洁产品。
产品类型
皮肤屏障修复剂使用
选用含有皮肤屏障修复成分的护肤品,如神经酰胺、透明质酸、天然油脂等,有助于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和再生。
护肤品选择
在清洁皮肤后,涂抹适量的护肤品于全身,特别是皮肤干燥、粗糙的部位,轻轻按摩至完全吸收。同时,避免涂抹过厚,以免堵塞毛孔和汗腺。
使用方法
04
营养支持方案
PART
水分摄入量监控
避免过量饮水
长期卧床患者肾脏功能可能受损,要避免过量饮水导致水肿。
03
每日记录患者饮水量和食物中的水分,确保摄入量满足身体需求。
02
记录水分摄入量
观察患者排尿量及颜色
根据患者排尿量和颜色判断其水分是否充足,并相应调整摄入量。
01
蛋白质补充必要性
维持肌肉质量
蛋白质是构成肌肉的主要成分,长期卧床易导致肌肉萎缩,需补充蛋白质以维持肌肉质量。
01
促进伤口愈合
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长期卧床患者皮肤易受损,补充蛋白质可加速愈合。
02
提高免疫力
蛋白质是合成免疫细胞和抗体的基础,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03
维生素A
有助于维持皮肤正常结构和功能,缺乏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
维生素C
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皮肤修复和再生,缺乏可能导致皮肤脆弱。
维生素E
有助于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损伤,缺乏可能导致皮肤老化加速。
维生素D
有助于皮肤细胞生长和分化,缺乏可能导致皮肤变薄、脆弱。
维生素摄入与皮肤健康
05
家属护理指导
PART
家庭护理操作示范
定时翻身
皮肤清洁
伤口护理
按摩与运动
每两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使用温水和温和清洁剂清洁患者皮肤,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品。
对于患者的伤口或破损部位,要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适当对患者进行按摩和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异常体征识别培训
6px
6px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