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针灸常见疾病治疗.pptx
文件大小:2.1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2.86千字
文档摘要

演讲人:

日期:

针灸常见疾病治疗

CATALOGUE

目录

01

疼痛类疾病治疗

02

神经系统疾病干预

03

消化系统疾病应用

04

妇科疾病诊疗体系

05

呼吸系统病症治疗

06

临床注意事项

01

疼痛类疾病治疗

偏头痛针刺方案

6px

6px

6px

风池穴、太阳穴、率谷穴、头维穴。

经典穴位

可根据头痛部位和症状,配伍其他穴位,如上星穴、头窍阴穴等。

配伍穴位

采用捻转泻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针刺方法

01

03

02

针刺时需避开动脉和神经,避免出血和剧烈疼痛。

注意事项

04

颈椎病取穴逻辑

经典穴位

取穴原则

针刺方法

注意事项

风池穴、大椎穴、肩井穴、后溪穴。

根据颈椎病的类型和症状,选取相应的穴位,如风池穴可缓解颈部僵硬,大椎穴可缓解颈部疼痛等。

采用平补平泻法,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

针刺时注意深度和角度,避免误伤颈椎和神经。

膝眼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委中穴。

根据关节炎的类型和症状,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膝眼穴可缓解膝关节疼痛,阳陵泉穴可缓解膝关节炎等。

采用温针灸或拔罐等方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

关节炎患者局部血液循环较差,针刺时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关节炎配穴原则

经典穴位

配穴原则

针刺方法

注意事项

02

神经系统疾病干预

面瘫分期治法

急性期

针灸治疗以祛风通络为主,选取风池、翳风、颊车、地仓等穴位,采用浅刺或点刺放血的方法,以疏通经络,缓解面瘫症状。

恢复期

后遗症期

针灸治疗以调和气血、濡养筋脉为主,选取阳白、四白、太阳、足三里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促进面瘫恢复。

针灸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选取患侧局部穴位进行深刺或透刺,配合电针或温针灸等方法,以改善面部肌肉僵硬、萎缩等后遗症。

1

2

3

中风后遗症策略

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

针灸治疗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主,选取患侧上肢的曲池、合谷、肩髃等穴位,下肢的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针灸治疗以开窍醒脑、通经活络为主,选取廉泉、哑门、通里、百会等穴位,采用浅刺或点刺的方法,以改善语言功能。

针灸治疗以祛风通络、疏调筋脉为主,选取地仓、颊车、合谷、太冲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以纠正口眼歪斜症状。

失眠调节手法

针灸治疗以清泻心火、安神定志为主,选取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位,采用泻法或点刺放血的方法,以清心火、安神志。

实证失眠

针灸治疗以益气养血、安神定志为主,选取心俞、脾俞、肾俞等穴位,采用补法或灸法,以补益气血、安神定志。

虚证失眠

针灸治疗以调和阴阳、安神定志为主,选取百会、四神聪、安眠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或配合耳穴压豆、拔罐等方法,以调节阴阳平衡、改善睡眠质量。

顽固性失眠

03

消化系统疾病应用

胃痛选穴标准

胃脘痛

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01

胃热痛

取内庭、厉兑、内关等穴位。

02

胃寒痛

取胃俞、神阙、关元等穴位。

03

胃胀痛

取天枢、大横、脾俞等穴位。

04

取脾俞、气海、足三里等穴位,用补法或平补平泻。

虚秘

加灸神阙、关元等穴位。

冷秘

01

02

03

04

取大肠俞、支沟、足三里等穴位,用泻法。

实秘

加刺期门、太冲等穴位。

气秘

便秘刺法规范

饮食积滞

配中脘、天枢、足三里。

01

脾胃虚弱

配脾俞、胃俞、足三里。

02

肝郁气滞

配期门、太冲、内关。

03

寒湿阻滞

配神阙、关元、足三里。

04

消化不良配伍

04

妇科疾病诊疗体系

月经不调周期疗法

针灸治疗原则

常用穴位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调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功能,调和气血,补肾健脾。

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血海、足三里等。

月经周期不同阶段针灸治疗,如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等,配合拔罐、艾灸等。

避免治疗期间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忌生冷寒凉。

痛经应急处理

针灸治疗原则

舒经止痛,活血化瘀,调和气血。

常用穴位

三阴交、子宫、地机、关元等。

治疗方法

强刺激手法,如针刺、拔罐、艾灸等,可在疼痛出现时立即进行。

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忌生冷寒凉,情绪稳定。

调理气血,补肾健脾,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等。

根据不同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采用针灸、拔罐、艾灸、耳穴压豆等多种方法。

治疗期间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寒凉、辛辣等食物。

不孕症调理路径

针灸治疗原则

常用穴位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05

呼吸系统病症治疗

过敏性鼻炎方案

针灸治疗

拔罐疗法

艾灸疗法

耳穴压豆

选用迎香、印堂、肺俞等穴位,通过针灸调节气血,达到宣肺通窍的效果。

选用大椎、肺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以温通经络,散寒通窍。

在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进行拔罐,以拔出体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