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气运行培训.pptx
文件大小:4.75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2.99千字
文档摘要

电气运行培训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设备操作规范

01

基础理论体系

03

安全运行标准

04

故障诊断技术

05

维护管理策略

06

考核评估机制

01

PART

基础理论体系

电气系统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

接地系统

电气安全

短路和过载

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组成的系统,用于将电能从生产地点输送到使用地点。

在电气系统中保障人员、设备和环境免受电击、火灾和其他电气危险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其他部分与大地连接,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措施。

短路是指电流不经过负载直接流回电源,过载是指电流超过设备额定值,都会造成设备损坏和危险。

电力设备运行原理

变压器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改变电压的设备,包括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

01

发电机

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包括水力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等。

02

断路器

在电气系统中起到保护作用的设备,能在电流过大或短路时自动切断电路。

03

互感器

用于测量高电压、大电流的设备,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04

典型电路结构解析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交流电路

直流电路

电流依次通过每个元件,各元件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适用于分压和限流。

各元件并联在电源两端,各元件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分支电流之和,适用于分流和电压平衡。

电流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路,包括正弦交流电和非正弦交流电,具有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的电路多为交流电路。

电流方向始终不变的电路,适用于电解、电镀和电池等需要稳定电流方向的场合。

02

PART

设备操作规范

高低压设备操作流程

检查设备周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高压开关在断开位置;使用合适的操作工具;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高压设备操作

确认设备电源已关闭;使用验电器检验电源是否真正断开;遵循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操作后检查设备状态。

低压设备操作

继电保护装置使用方法

了解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熟悉装置的操作界面;按照操作指南进行保护投入、退出和定值修改。

装置操作

进行装置的自检和测试;确保保护装置能够正确动作;调试过程中注意安全隔离措施。

调试与测试

01

02

自动化系统交互界面

01

界面操作

熟悉自动化系统的界面布局;掌握菜单、按钮和图标的使用方法;避免误操作导致系统异常。

02

数据监控与报警

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数据;发现异常数据及时上报;了解报警信息的含义和处置方法。

03

PART

安全运行标准

安全防护装备要求

绝缘手套

绝缘鞋

安全帽

防护眼镜

操作时必须穿戴合格的绝缘手套,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操作时需穿着合格的绝缘鞋,确保脚部安全。

进入电气作业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以保护头部免受意外伤害。

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止异物进入眼睛。

带电作业安全规程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带电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02

04

03

01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

作业时需使用合适的电气工具和设备,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

禁止未经过专业培训或未获得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带电作业。

保持安全距离

在带电作业时,应保持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紧急事故处理预案

立即断电

救援与处理

迅速报警

事故分析与总结

发生电气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相关电源,确保事故不再扩大。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积极参与事故救援工作,配合专业人员进行事故处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04

PART

故障诊断技术

常见故障类型识别

短路故障

电气设备中不同电位的两点直接短接,导致电流过大,设备损坏。

01

断路故障

电气设备中某处断开,导致电流无法正常流通,设备无法工作。

02

接地故障

电气设备中的某点非法接地,导致电流流向大地,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03

漏电故障

电气设备中的绝缘材料老化或损坏,导致电流泄漏,可能引起火灾或电击危险。

04

仪表数据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

峰值分析

相关性分析

频谱分析

通过观察仪表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和可能存在的故障。

对仪表数据中的峰值进行统计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存在过载或冲击现象。

分析不同仪表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判断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对仪表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识别设备振动、噪声等信号的频率特征,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

初步分析

根据故障现象和设备原理,初步判断故障可能的原因和部位。

细致检查

对初步分析确定的故障部位进行细致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接线检查、绝缘检查等。

故障定位

通过测量、替换、比较等方法,进一步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修复验证

修复故障后,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并消除故障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