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汽车教材课件-新能源汽车概论课件-汽车整车维护与检修5.4.pdf
文件大小:2.04 MB
总页数:5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2.68万字
文档摘要

汽车理论

第三十二讲

主讲教师:杨志华学时:48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本节将学习弹性侧偏角、侧倾转向角和变形转向角

等基本概念,分析不同悬架及参数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

影响,了解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方法。

返回目录2

在上一节的分析中,已经证明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取

决于前后轮侧偏角的关系。

1

K??????

12

aL

y

而前后轮侧偏角仅取决于悬架无变形、车轮无外倾、

转向杆系无变形和干涉、且左右车轮垂直载荷无变

化的汽车模型。即,“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

仅考虑弹性侧偏角,且为常数。

3

第四节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汽车进行了较多简化,汽车行驶过程中,还应

考虑以下因素对轮胎侧偏角的影响。

1)前、后轴左、右两侧车轮的垂直载荷要发生变化;

2)车轮有外倾角,由于悬架导向杆系的运动及变形,外倾角将随

之变化;

3)车轮上有切向反作用力;

4)车身侧倾时悬架变形,悬架导向杆系和转向杆系将产生相应运

动及变形。

?综上,车轮“总侧偏角”还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弹性侧偏角(F变化和γ的变化引起的侧偏角α的变化);

Z

2)侧倾转向角(车厢侧倾而导致前后轮转角的变化);

3)变形转向角(悬架导向杆系变形引起的车轮转角的变化)。

其中,1)仍属于弹性侧偏;2)和3)则是车轮的整体转动。

4

在上一节的模型中,认为操

纵稳定性(稳态响应)取决

于前后轮行驶方向的“偏

差”,即α和α,而这两个

12

角度完全来自固定的弹性侧

偏刚度。

而本节研究的,就是对对上

述弹性侧偏角的修正和补充。

影响操纵稳定性的是“总侧

偏角”。

5

第四节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一、车厢侧倾

1.车厢侧倾轴线

1)侧倾轴线:车厢相对于地面转动时的瞬时轴线;

2)侧倾中心:侧倾轴线通过前、后轴处横断面上的瞬时转

动中心;其位置由悬架导向机构决定,常用图解法确定。

侧倾轴线是侧倾中心的连线。

想一想:先确定侧倾轴线再确定侧倾中心,还是先

确定侧倾中心再确定侧倾轴线?

6

第四节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