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统技能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中药炮制中,酒制升提,姜制发散,醋制入肝,盐制下行。以下哪种药物常用醋制以增强入肝经的作用?()[单选题]*
A.大黄
B.黄连
C.延胡索
D.黄芪
E.人参
答案:C。原因:延胡索醋制后可增强其入肝经止痛的作用,是中药炮制中醋制入肝的典型例子。而大黄酒制可增强其活血作用,黄连炮制多有姜汁制等方式但目的并非入肝,黄芪与人参很少用醋制且与入肝关系不大。
2.下列哪味中药具有“怀中抱月”的性状特征?()[单选题]*
A.松贝
B.青贝
C.炉贝
D.伊贝母
E.平贝母
答案:A。原因:松贝具有怀中抱月的典型性状特征,即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青贝、炉贝、伊贝母和平贝母不具备这种特征。
3.中药调剂中,“十八反”里与乌头相反的药物不包括()[单选题]*
A.半夏
B.瓜蒌
C.贝母
D.白及
E.细辛
答案:E。原因:十八反中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细辛不在与乌头相反的药物之列。
4.以下哪种中药是通过发汗的加工方法炮制的?()[单选题]*
A.厚朴
B.杜仲
C.黄柏
D.肉桂
E.牡丹皮
答案:A。原因:厚朴采用发汗的加工方法,即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杜仲采用的是盐炙等炮制方法,黄柏多为切丝干燥等,肉桂为剥取树皮干燥,牡丹皮为采挖后直接干燥等,均不是发汗炮制。
5.下列中药中,以根及根茎入药且断面有朱砂点的是()[单选题]*
A.苍术
B.白术
C.桔梗
D.党参
E.沙参
答案:A。原因:苍术以根及根茎入药,其断面有朱砂点,是其鉴别特征之一。白术断面无朱砂点,桔梗主要以根入药且无朱砂点,党参断面无朱砂点,沙参也无朱砂点。
6.中药鉴定中,具有“金井玉栏”特征的药材是()[单选题]*
A.黄芪
B.板蓝根
C.人参
D.三七
E.当归
答案:B。原因:板蓝根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习称“金井玉栏”。黄芪断面纤维性强,无金井玉栏特征,人参断面有树脂道等特征而非金井玉栏,三七断面灰绿色等,当归断面有油室等,均不符合。
7.在中药炮制中,炒炭后产生止血作用的药物是()[单选题]*
A.荆芥
B.紫苏
C.薄荷
D.防风
E.羌活
答案:A。原因:荆芥炒炭后有止血的作用,紫苏主要用于解表散寒等,薄荷用于疏散风热等,防风主要是祛风解表等,羌活为解表散寒等,它们炒炭后没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8.以下哪味中药属于四大怀药?()[单选题]*
A.地黄
B.丹参
C.川芎
D.泽泻
E.黄连
答案:A。原因:四大怀药包括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地黄属于四大怀药。丹参主要产于四川等地,川芎为四川特产药材,泽泻主要产于福建等地,黄连主要产于四川等地,不属于四大怀药。
9.中药配伍中,相须配伍的典型例子是()[单选题]*
A.麻黄与桂枝
B.人参与莱菔子
C.生姜与半夏
D.石膏与知母
E.乌头与半夏(错误配伍)
答案:A。原因: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能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人参与莱菔子相恶,生姜与半夏相畏,石膏与知母是相须配伍但相比麻黄和桂枝不是最典型的相须配伍,乌头与半夏是相反的配伍关系。
10.下列哪种药材的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单选题]*
A.秦皮
B.厚朴
C.肉桂
D.黄柏
E.牡丹皮
答案:A。原因:秦皮的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这是秦皮的鉴别特征之一。厚朴、肉桂、黄柏、牡丹皮的水浸液无此现象。
11.以下哪种炮制方法不属于水火共制?()[单选题]*
A.煮法
B.蒸法
C.炖法
D.煨法
E.淬法
答案:D。原因:煨法是利用湿面粉、湿纸、黄泥等包裹药物进行加热的方法,属于间接加热法,不属于水火共制。煮法、蒸法、炖法、淬法都属于水火共制的范畴。
12.多基源的中药柴胡,其来源不包括()[多选题]*
A.狭叶柴胡
B.大叶柴胡
C.竹叶柴胡
D.银柴胡
E.南柴胡
答案:D。原因:柴胡的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南柴胡是柴胡的一种俗称,大叶柴胡和竹叶柴胡也可作为柴胡的来源。而银柴胡是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与柴胡来源完全不同,不属于柴胡的多基源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