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肾嗜酸细胞瘤影像表现.docx
文件大小:5.2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3.97千字
文档摘要

疑难病例读片

病例1■临床病史

性别:女年龄:37岁

主诉:检查发现左肾肿瘤2天

现病史:患者自述2024-11-11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左上肢无力,伴言语不清,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胸闷、心悸等不适,遂立即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测血压示190/106mmHg,完善头颅、颈椎、胸部、腹部CT提示:1.两侧基底节区小斑点状低密度影,考虑腔隙性脑梗塞2.颈椎轻度骨质增生3.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4.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5.考虑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建议CT增强6.左肾点状高密度,考虑小结石,未见钙化灶;入院予输液、降压对症治疗后左上肢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完全好转。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门诊拟“肾肿瘤”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一般,二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病例1■临床病史

既往史:2024-11-11于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最高190/106mmHg,现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bid控制血压。

查体:无特殊。

辅助检查:CT提示:1.两侧基底节区小斑点状低密度影,考虑腔隙性脑梗塞2.颈椎轻度骨质增生3.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4.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5.考虑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建议CT增强6.左肾点状高密度,考虑小结石,未见钙化灶。

病例1■影像学检查

髓质期平扫皮质期

髓质期

冠状位排泄期矢状位

冠状位

病例2■临床病史

性别:男年龄:46岁

主诉:体检发现左肾肿物2天

现病史:患者家属代述患者2023年9月21日于我院体检,泌尿系CT提示“左肾肿物”,大小约8*4cm。无血尿,无多尿、少尿,无排尿困难,无大小便失禁,无咳嗽、咳痰,无寒颤、发热,无胸闷、胸痛等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前往我院就诊,门诊拟“肾占位性病变”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20余年前行“腹股沟疝”手术,具体不详。

查体:无特殊。

病例2■影像学检查

髓质期平扫皮质期

髓质期

冠状位排泄期矢状位

冠状位

请诊断

请诊断

病例1■病理结果

【病理诊断】1.(左肾)符合肾嗜酸细胞瘤。肾被膜及肾周脂肪组织未见肿瘤累及。

输尿管断端、脉管断端未见肿瘤累及。肾门处结节样组织镜检为淋巴结3枚,均未

见肿瘤累及(0/3枚)。2.(肾门淋巴结)淋巴结2枚,均未见肿瘤累及(0/2枚)。特殊染色Ag、PAS结果均未见特殊。

【免疫组化】5号(肿物+肾周脂肪):PAX-8(+),CD10(一),CD117(+),CK7(一),E-ca(+),EMA(+),Ki67(1%+),P504s(-),Vimentin(一),CAIX(一),

CK20(一),ALK(一),HMB45(一),MelanA/MART-1(一),TFE3(一)枚,符合肾嗜酸细胞瘤诊断

病例2■病理结果

【病理诊断】1.(左肾)单纯性囊肿,脉管断端及输尿管断端未见特殊,余肾组织未见特殊。

2.(左肾肿瘤)形态考虑嗜酸细胞性肿瘤,待免疫组化进一步诊断。

特殊染色结果Ag、PAS均未见特殊。

【免疫组化】PAX-8(+),CD117*(-),CK7(+),E-Ca(+),EMA(+),P504S

(+),Vimentin(一),CAIX碳酸酐酶9(-),TFE3(一),CD10(-),Ki-67#(1%+),结果支持肾嗜酸细胞瘤。

肾嗜酸细胞瘤

肾嗜酸细胞瘤

CONTENTS

01概述

02影像学表现及意义

03鉴别诊断

04小结

一、概述

流行病学特点:肾嗜酸细胞瘤(renaloncocytoma,RO)是仅次于肾血管平滑肌瘤的肾脏良性肿瘤,约占肾脏肿瘤的3%~7%[1-2],远期预后良好。RO一般为单发,约6%可为双侧多发,发病年龄范围较广,高峰在70岁左右,男性发病率普遍高于女性,约为2~3倍。

临床症状及诊断:临床上多数

临床症状及诊断:临床上多数RO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只有17%~21%的患者会出现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症状[3],其影像学特征也缺乏诊断特异性,临床上主要依靠术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