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绘本阅读与主教材相融合的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以一节英语绘本课的研讨过程为例,通过磨课过程的对比,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探讨教师应如何开展绘本阅读与主教材巧妙相融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其思维品质。
【关键词】绘本教学磨课阅读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
一、教学背景
这是笔者经历的一次市公开课的磨课过程,教学内容为与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Helpingourparents结合的绘本FiveLittleMonkeysWithNothingtoDo,讲述的是为了迎接奶奶的来访,五只小猴子做家务的故事,与教材单元话题契合,是该单元的课外阅读拓展课。学生在复习教材中做家务的相关词汇的同时,学习绘本中的新短语“pickuptheroom”“scrubthebathroom”“beattherugs”“pickberries”。教师将教材单元中现在进行时的语法融入绘本教学中,通过创设形式多样、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强化对绘本中重难点词汇以及教材单元语法的训练,这是对教材内容的复习、巩固和拓展,能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和能力的迁移提升。
基于文本解读、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和句子并运用。
(2)学生能通过阅读,获取与梳理相关信息,理解故事情节,并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故事。
(3)学生能分析文本内涵,表达观点,加深对故事的思考。
二、磨课过程
(一)读前环节
[试教片段]
开场,教师播放关于做家务的英语视频,并由学生回答视频中的家务短语“mopthefloor”“mendtheclothes”“irontheclothes”等。紧接着,教师展示绘本封面,让学生描述封面内容,并猜一猜小猴子们会做什么,引出绘本第1自然段内容,了解故事背景。
[存在问题]
歌曲导入鲜活有趣,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歌曲中的语言内容与教材和绘本的关联性不大,在后面的教学中也没有运用到,有点多此一举。在处理绘本大意的环节上,教师设计由学生观察封面猜测大意,再学习绘本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背景,这种设计入题慢,影响课堂节奏。
[教学重构]
教师将导入部分改为根据图片回顾第五单元Storytime的内容,从而引出绘本中小猴子们的周末活动。
T:Lastweek,wehavelearnedweekendactivitiesofMikesfamily.Pleasetalkaboutthemwithyourpartner.
S:Mike/Helenhelps...(根据图片回忆Storytime板块的内容)
T:Timissleeping.Hehasnothingtodo.Whataboutthefivelittlemonkeys?
S:They...(学习绘本第1段,了解故事背景)
[教学反思]
由于该绘本与教材的单元话题和主题都比较接近,教师教学时由教材中的单元内容导入,将教材中的场景延伸和迁移到绘本故事的情境中,更快地实现了教材与绘本的衔接和过渡。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教材中的相关语言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故事的背景。
(二)读中环节
[试教片段]
绘本用较长篇幅详细描述了小猴子们做家务的细节。考虑到文本篇幅较长,且学生在生词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观看绘本动画理解短语,然后同桌合作选择其中的片段进行演绎。
T:Fivelittlemonkeyshelptheirmumdohousework.Andwhatdotheydo?Letswatch.(播放PPT動画和文字)
S:They...(回忆场景并回答)
T:Now,youcanworkinpairs,oneactsasmum,oneactsasalittlemonkey,andchooseakindofhouseworktoactinroles.
[存在问题]
PPT动画形象直观,能降低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但以动画取代阅读,缺少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引导,不利于学生自主解读文本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构]
1.聚焦核心语言,渗透阅读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第2~9页,教师提问:Whathouseworkdothemonkeysdo?学生通过默读,快速寻找出小猴子们做家务的短语pickuptheroom、scrubthebathroom、beattherugs、pickberries。随后教师借助图片、动作、语音引导学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