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群:基于儿童完整性生长的英语学习研究
【摘要】学习活动群为基于儿童完整性生长的学习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学习活动群着眼育人,凸显整体,注重建构,它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形成主题意识,营建语用契机,超越思维局限,实现学习迁移,从而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完整性生长。
【关键词】学习活动群完整性生长学科核心素养
长期以来,小学英語教学过多关注英语语言本身,而忽略了学生应该如何更好地体验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等问题,把英语拆分成“孤立静止的知识符号”灌输给学生。这一隐喻形象地揭示了目前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没有行动、创造、体验、感悟的课堂,根本无法形成核心素养。英语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不是简单地在原有的育人方式中增加一些“活动”的成分,而是要以“大观念”的视角,以“活动观”为支点,撬动学科知识本位向学科育人本位的课程转变。鉴于此,在英语新课标的落地和推进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将孤立静止的知识符号转化为具有生命意义的情境和活动,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活动,让核心素养有机会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便是教师需要积极回应的现实问题。
一、意蕴解构:学习活动群是“大观念”视角下的完整性学习
在强调完整性学习时,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说:“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一个经验”具有学习的相对完整性,即学生的认知不断建立、打破、重组、再度建构的螺旋递进过程,使学习成为充满意义并不断创造各种可能性的经验历程,而这正是实施学习活动群所追求的。
(一)学习活动群的概念
英语学习活动群是以学科大观念为引领,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英语学习,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集合,将线性的教学流程进行聚合,设计的若干相互关联的英语学习活动的集合体,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二)学习活动群的特征
当学生围绕大观念,经历一系列学习活动时,其学习过程不再是仅仅围绕“孤立静止的知识符号”而展开,而是包裹着情感和体验的主动建构,这样,学生的英语学习就开始彰显“动态的生命意义”。
1.学习——基于学生的学习探索
学习任务群不再被看成学科内容的展开,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学生的学习动机、体验收获等,这都是教育形态的根本变化,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多主体关联的交往生态中进行学习探索、体验感悟、实现全身心的投入与能力的进阶。
2.活动——打通学生的学习路径
学习活动群既打通了课程学习内容的融合,又打通了学生学习的路径。学生饱含热情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鲜活的知识,把单一的认知活动转化为深刻的体验活动,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动成为知识的建构者。
3.集群——筑起学生的学习体系
新课标将英语学习活动分成“学习理解”基础型、“应用实践”发展型、“迁移创新”拓展型。这些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就筑起了英语学习活动的“建筑群”,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在这“建筑群”里不断生长。
二、价值新构:学习活动群指向学生完整性生长
学生在学习活动群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学习活动不仅是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更是学生的生命表现。学习活动群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学生与知识的互动关系,让知识与生命成长相遇,让知识与精神成长相遇。
(一)着眼育人,体现核心素养的连续性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用英语“做事”和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力。学习活动群作为教育任务,不止于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更关注学生在行动、体验、感悟、创造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因此,拾级而上的活动群与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密切相关。
如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7Summerholidayplans的教学为例,可设计以下学习活动群:搜集资料,填写感兴趣国家的信息表;依据Storytime板块,绘制Mike、YangLing、SuHai以及LiuTao的旅游计划的思维导图;根据教师提供的表达支架,完成自己真实的暑假计划思维导图;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小组讨论,并书写自己的暑假旅游计划。这样的学习活动群,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逻辑、价值情感等素养的连续发展。
(二)凸显整体,形成英语学科的大观念
学习活动群的提出,从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对知识的建构,由碎片化的知识获取转向学科大观念的形成。大观念就是学生进行联结与建构的动力引擎,因此它既指向人文的大观念,又指向能力的大观念。教师把人文主题和英语要素结合起来,架构基于单元整体的学习活动群不仅将原先孤立零碎的语言点嵌入一个个整合的活动中,更是让学生走进意义学习的领域中,进行创造性学习。
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的Unit3Ahealthydiet一课的主题是健康的饮食,但梳理教材中相关的内容和知识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