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活动观视角下的非正式学习案例研究
【摘要】非正式学习是小学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非正式学习能够促使英语阅读教学更加高效地进行。文章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3OurAnimalFriendsStorytime板块阅读课教学为例,具体阐述阅读教学中非正式学习的构建路径,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接受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方法指导,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逐渐树立非正式学习的意识,在迁移创新活动中,进行超越文本的思考与创新,丰富非正式学习的体验。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英语学习阅读教学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与非正式学习的意义与内涵
非正式学习是正式课程之外的学习,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学生有更多主导权利,是学生在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对于初步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课堂中的非正式学习显得十分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内涵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的统领下,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教学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由此可知,英语活动观的实施路径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英语学习提供实践指导意义,以下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3OurAnimalFriendsStorytime板块阅读课教学为例,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的教学实例,阐明课堂阅读教学中非正式学习的构建路径。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对非正式学习的启示
(一)整合资源,融合学材
在学生开展非正式学习之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经验,结合所要学习的教材,合理运用网络资源,搜集各类英语素材,辅助学生在课堂中的阅读理解,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教学主题和意义。
(二)分层活动,丰富体验
教师应该依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三个层次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在学习理解類活动中,接受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方法指导,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逐渐建立起非正式学习的意识,在迁移创新活动中,进行超越文本的思考与创新,丰富非正式学习的体验。
(三)深度对话,促进迁移
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同时,还应充分激活学生个性化的、真实的阅读体验,进行深度对话,从而达成阅读教学的目标。
(四)教师定位,促进引导
非正式学习通常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来学习知识。因此,要改变以往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重新定位非正式学习教师的角色,如果教师过多地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失去了非正式学习的意义。教师应该充当教学的促进者、评价者以及资源提供者的角色。
三、阅读教学中非正式学习的构建
(一)整合资源,创设非正式学习课堂环境
在课堂中进行非正式学习之前,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整合处理,合理融入绘本和其他网络阅读资源,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阅读素材。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3OurAnimalFriendsStorytime主要讲述了四位主人公Mike、SuHai、LiuTao和Nancy,他们分别从颜色、身体部位以及能力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动物朋友。因此,教师在课堂伊始就加入了一个动物相关的绘本素材,让学生猜猜描述的是哪一种动物,给学生创设出宽松愉快的非正式学习课堂环境。
T:Itisblackandwhite.Guess.
Ss:Itsapanda.
T:Sorry.Ithasfourlegs.Whocanguess?
Ss:Itisacat.
T:No.Itcanrunandswim.Again?
Ss:Itisadog.
接着,教师在创设的动物主题情境中将话题交给学生,学生围绕“Whatanimalfriendsdoyouhave?”进行讨论、交流。
在上述读前环节中,教师借助课外资源引发学生自由讨论所了解的动物,并基于语篇话题提问等活动,逐步地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关颜色,外貌等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营造了非正式学习的宽松氛围。
(二)学习理解,指导非正式学习方法
非正式学习强调学生的自发性学习,使学生主动学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和示范,由教师带着学生做过渡到学生自己做,实现正式向非正式学习的跨越。在本课中,教师先和学生一同学习语篇的第一部分。教师在幻灯片上呈现了三个有关描述金鱼细节的问题(如图1)。学生需要带着问题仔细阅读文本,并画出关键信息。对于文本二、三、四部分的信息梳理,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选择一只动物进行信息的梳理。学生